萋萋芳草遍天涯,杜宇声声感岁华。
蜀帝有灵犹泣血,吴侬无梦不还家。
空江夜静悲残月,故国春深怨落花。
怪底哀啼常向北,长安终是暮云遮。
《杜宇二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曹峻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萋萋芳草遍天涯
- 萋萋芳草:形容草丛茂盛,色彩鲜绿,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遍天涯:表示草地遍布整个天涯,暗示着诗人对远方的无限遐想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 杜宇声声感岁华
- 杜宇:即杜鹃,是一种叫声凄厉的鸟类。
- 声声:反复、连续地叫着,这里强调了杜鹃叫声的连绵不绝和悲切之情。
- 感岁华:感慨时光流逝,岁月无情。
- 蜀帝有灵犹泣血
- 蜀帝:指古代神话中的蜀山神,通常与四川相关联。
- 有灵:具有神灵之力,指代神灵的存在。
- 犹泣血:哭泣到流血的程度,形容极度悲伤或愤怒。
- 吴侬无梦不还家
- 吴侬:指江南地区的居民,吴地方言的人。
- 无梦不还家:没有做梦就不会想到回家。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切的思念,以及离家在外的孤独和无助。
- 空江夜静悲残月
- 空江:空旷的江面,常用来形容夜晚寂静的场景。
- 夜静:夜深人静的时候,没有喧嚣和干扰。
- 悲残月:悲凉地注视着残缺的月亮,这里的“残月”既指月亮的残缺形态,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无奈。
- 故国春深怨落花
- 故国:过去的地方或国家。
- 春深:春天到来的时候,万物复苏,但诗人却感到深深的忧愁和遗憾。
- 怨落花:因为春天的到来而感到哀怨,这里的“落花”象征着逝去的美好时光和生命的无常。
- 怪底哀啼常向北
- 怪底:奇怪的原因,表达出一种不解和疑惑。
- 哀啼:悲伤的鸣叫,这里可能指的是杜鹃鸟的叫声。
- 常向北:总是朝北方向鸣叫。这里的“向北”既可能是地理位置上的指向,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心中的归途和归宿。
- 长安终是暮云遮
- 长安:古都名,今西安。
- 终是:最终成为。
- 暮云:傍晚的天空中云雾缭绕的景象,常用来比喻事物的结局或结束。
- 遮:遮蔽、遮挡。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无奈和悲观。
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心境变化和思想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