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几人能到家,暮云残月隔三巴。
巴江不是无皈路,何事年年怨□□。
注释:白首几人能到家,暮云残月隔三巴。巴江不是无皈路,何事年年怨啼鸦。
赏析:此诗为蜀中友人所做,抒发了诗人自己漂泊在外的悲凉之感。
“白首几人能到家,暮云残月隔三巴。”前两句是说,有几个人能够最终回到家乡呢?他们只能在暮霭沉沉、残月当空之际,遥望故乡,思念亲人。这里的“家”字,既是实指,又是虚写。诗人以归家之难,来反托自己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不得施展的悲愤心情。三句中的“三巴”是指四川西部的险要之地,也是蜀中友人所在之地。诗人在这里用夸张的说法,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无限关怀。
“巴江不是无皈路,何事年年怨啼乌。”后两句的意思是,巴江本是有路可走的,但为什么每年到了秋天,人们总是要埋怨啼叫的乌鸦呢?这里诗人运用设问手法,将人的情感与大自然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忧虑,以及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政治黑暗的环境中,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只能寄希望于友人的理解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