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雁南来已北归,乡心空逐暮云飞。
楝花落尽寒犹在,月下金波点客衣。
诗句释义
1 塞雁南来已北归: 描述了一群大雁从北方飞回南方的迁徙情景。”塞雁”指的是北方的燕子,而“南来”和“北归”则表示季节的转换与地理的移动。这种景象常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或人的迁移。
乡心空逐暮云飞: “乡心”指的是对故乡的思念,”空逐”则表达了这种思念没有实体地随风飘荡。”暮云”常常被用来比喻思乡之情,如黄昏时分的游子思家情绪。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夕阳下,旅人心中无尽的乡愁随着云朵飘散的画面。
楝花落尽寒犹在: “楝花”是某些地区特有的植物,其花期通常在初夏。”落尽”意味着花已经凋谢,”寒犹在”则暗示尽管春天已经过去,冬天的寒冷仍旧存在。这句可能隐喻了诗人对于季节变换的感慨,或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月下金波点客衣: “月下”通常指夜晚的景象,”金波”可能是形容月光洒在水面上的样子,”点”在这里可能指点缀、反射的意思。”客衣”即旅途中的衣物,可能由于夜间气温较低而感到寒冷。此句通过月光映照下衣物上的水珠形象地表达了旅人在异乡所感受到的寒冷。
译文
塞雁向南飞翔又向北归来,我的心却空无一物,只能随那晚风飘去。
楝花已落,寒意仍存,我在月下感受着这寒冷,我的衣裳上仿佛被月光镀上了一层金色。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不同季节中的情感体验。首联“塞雁南来已北归,乡心空逐暮云飞”展现了一种时间流转带来的情感变迁,同时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颔联“楝花落尽寒犹在,月下金波点客衣”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楝花落、月下水波)来表达诗人对冬日寒冷的感受及其孤独的情绪。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在外漂泊时的心绪和情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