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叶烟浓乍起蚕,楝花风冷已闻鹃。
病来应被垂杨笑,三月春衣未褪绵。

【注释】

柘叶烟浓:指春日的景色。

蚕:春天的农事,蚕是春天开始养的。

楝花:落叶乔木,开淡黄色花。

鹃(juān):一种鸟。

病来:指自己生病。

垂杨:杨柳的一种。

【译文】

春日里寒气袭人,初生的桑树树叶上还挂着露水,刚刚被吹起的春风中传来了布谷鸟啼鸣的声音。

我生病了,应该被这柳树嘲笑了吧,因为现在春天的衣服都还没有褪去棉絮。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写的是春日景色。

首句“春寒”点明季节。春寒即春季气候寒冷,但诗人并没有直接描写冬去春来、冰雪融化、草木萌芽等春天景象。而从“乍起蚕”“风冷已闻鹃”两句可以看出,春天虽来了,但天气仍然很寒冷。“乍起蚕”一句是说,春天的蚕刚刚开始养,而这时天气还很寒冷,刚刚起了一层薄雾。“风冷已闻鹃”,是说,春风虽然已经到来,但是杜鹃声还在耳边回荡,说明春风尚未吹暖全地。“春寒”二字看似平常,实则意味深长。“春寒”既是对前文所写的“乍起蚕”“已闻鹃”两个画面的概括,也暗示着后文所写的“病来应被垂杨笑”和“三月春衣未褪绵”两个场景。

次句“病来应被垂杨笑”,是说,春天来了,我却生病了,连杨柳都在笑话我。这里的“杨柳”是借代词,实际上指的是那些随风摇曳的柳条。在春风中随风飘动的柳条,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而此时却因病而不能享受这种感受,所以诗人感到有些可笑。这句既写了诗人因春寒而生病的苦况,也写出了诗人因春寒而无法欣赏春天美景的心情。

最后一句“三月春衣未褪绵”,是对前面两句的总结和升华。意思是说,春天来临了,我的春衣还没有来得及脱去棉絮呢。这句既表达了诗人因春寒而生病,不能及时更换新衣的遗憾,又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期待。同时,这句还暗含了诗人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春寒、垂杨、杜鹃、春衣等春天景象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特点,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因春寒而生病、未能及时更换新衣的遗憾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