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香竹粉午阴清,闲玩幽芳静听莺。
谁在白云堆里住,忽闻山半读书声。
【解析】
此诗是诗人访友时所写。积庆山即紫阳山,在江西铅山县。金荪壁,即金荪壁人字画。金氏名荪壁,字子云,江西铅山人。这首诗就是作者访问金荪壁而作的。首联两句,描绘了一幅清幽静谧的画面:松树的清香和翠竹的粉气弥漫着午间的阳光,使四周一片清凉。闲来无事,便去领略这幽香中那如莺声般清脆悦耳的美妙。颔联两句,描写诗人与友人在山林中漫步的情景:谁在白云堆里居住?忽然听到山半传来读书声。
【答案】
译文
松树的清香和翠竹的香气弥漫着午间的阳光,使四周一片清凉;闲来无事,便去领略这幽香中那如莺声般
清脆悦耳的美妙。
注释
积庆山:在江西铅山县。
金荪壁:字子云,江西铅山人。
午阴:中午的阴凉。
“闲”通“涎”,闲玩:闲适地欣赏。
“幽芳”:芳香,幽美。“静听莺”:静听黄莺鸣叫。
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诗。全诗以松竹、清阴、莺啼等景物为载体,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融入其中,抒发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之趣。
首句“松香竹粉午阴清”写诗人游历紫阳山时所见的美景。诗人置身于青松翠竹之间,沐浴在阳光的洗礼之下,顿时觉得心旷神怡。这里“松香”与“竹粉”都是比喻手法的运用,把松香比作了竹子散发的清香,将竹粉比作了松香,形象而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松竹的喜爱之情。“午阴”一词,既指中午的阳光,又暗指松竹的影子投映在地面上。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将松竹的影子与阳光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意境。
第二句“闲玩幽芳静听莺”,则是进一步展开对美景的描绘。诗人在松竹的掩映下悠闲地散步,耳边传来阵阵黄莺婉转的叫声,宛如天籁之音。这里的“闲玩”、“幽芳”“静听莺”三个词组,都传达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幽芳”二字,既形容了花香的芬芳,又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而“静听莺”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
第三句“谁在白云堆里住”,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将白云与诗人相联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这里的“谁在白云堆里住”既是对白云的赞美,又是对诗人自己的夸耀,体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境界。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名利的追求并不执着,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自然、更为高尚的生活方式。
尾句“忽闻山半读书声”则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当诗人沉浸在这美丽的风景中时,却突然听到了山间传来的读书声。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不仅给读者带来了新鲜感,更激发了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与追求。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读书声赋予了生命,仿佛它正在用自己的声音诉说着知识的力量与魅力。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一种思考与反思——虽然生活中充满了各种诱惑与诱惑之物,但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