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千载人,太白一世士。
天子呼不来,大吏徵不起。
十诗九言酒,宁抱冻饿死。
是岂真醉邪,寓意聊尔耳。
翁今歠其醨,反骚笑湘水。
翁醉非物欲,翁醉非势利。
物不能醉翁,翁所谓自醉。
惟翁知其天,醉吟醒时事。
堪续醉时歌,可补醉乡记。
请诵小阮诗,庶识醉翁意。

【注释】

渊明: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字元亮,世称陶潜。千载、太白:指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天子呼不来,大吏徵不起:指唐玄宗曾召李白入京,李白不应召。十诗九言酒:李白一生好饮酒。宁抱冻死终不辱:“宁肯”是宁愿的意思。“冻死”,意谓饿死;“辱”意为受耻辱。“宁抱冻死终不辱”的意思是宁愿冻死,也不为官而受辱。“是岂真醉邪”,是说难道真的是喝醉了吗?“寓意聊尔耳”,意思是说这只是我的一种寄托罢了。“翁今歠其醨”,意思是现在你喝着清酒。“反骚笑湘水”,意思是反讽屈原的《离骚》。“反骚”即反《离骚》,指对屈原自沉汨罗江的讽刺。“物不能醉翁,翁所谓自醉。”这句是说世间的人不能理解陶渊明的志趣,陶渊明自己却是真正醉了。“惟翁知其天”,只有你了解他的内心。“醉吟醒时事”,醉酒的时候吟咏的是清醒时候的事情。《庄子·渔父》:“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这是说世人的毁誉都不加劝勉和打击,陶渊明就是这种不为世俗所动的态度。“堪续醉时歌,可补醉乡记。”这句是说可以继续吟唱那《五柳先生传》中所写的醉酒时所作的诗歌,还可以写一篇《醉乡记》来记述自己的醉乡生活。

【赏析】

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作者在题族伯自醉翁吟稿时,有感而发,表达了他的思想感情。

首联点出主题:陶渊明与李白都是人中之龙,都不愿随波逐流,都怀有远大的抱负。然而,他们的人生道路迥然不同。前者选择了归隐田园,后者选择了浪迹江湖。

颔联紧承“千载人”“一世士”而来:李白虽怀有远大的抱负,却无法实现,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间。陶渊明虽然未能如愿以偿,但他选择了归隐田园,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这两句是对陶渊明人生道路的概括。

颈联进一步揭示了陶渊明的性格特点:他不慕荣利,只求内心的满足。他宁愿抱着冻饿而死,也不愿为权势地位而屈从。这里的“宁可抱冻死终不辱”一句,既是对陶渊明的赞美,也是对他性格特点的生动描绘。

尾联则进一步强调了陶渊明的个性特点:他是一个真正的隐士!他并不羡慕那些权贵们的生活方式,而是选择了一种更高尚、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他用自己的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用他的行动来践行自己的理念。这就是他所说的“自醉”。

全诗通过对陶渊明人生道路的回顾和总结,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