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凭阑久,边愁随望生。
如何万马壮,不比一江横。
落日明金屿,高风撼铁城。
寒涛触沙渚,天意苦难平。
京口江亭
不忍凭阑久,边愁随望生。
如何万马壮,不比一江横。
落日明金屿,高风撼铁城。
寒涛触沙渚,天意苦难平。
注释: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游览京口江亭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边疆的忧虑和对自然景观的感慨。
- “不忍”表示不愿意,”凭阑久”意味着长时间地倚靠在栏杆上,形容诗人长时间停留在江亭中的情景。
- “边愁”指边疆上的忧愁,与”边愁随望生”相对应,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的关注和担忧之情。
- “万马壮”指的是众多战马奔腾的场景,而”一江横”则形容江水横陈,形成宽阔的水面。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江水的宽广和战马的壮观。
- “落日明金屿”描绘了夕阳照耀下金色的岛屿,给人以壮丽的视觉效果。
- “高风撼铁城”形象地描述了风力强大到足以撼动铁制的城墙。
- “寒涛触沙渚”描绘了寒冷的波浪撞击沙洲的情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 “天意苦难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认为天意难以平息。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游览京口江亭时所做,通过对边愁、战马、落日、高风、寒涛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边疆的关心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的”不忍”和”边愁随望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情感,既有对家乡的思念,又有对边疆的担忧。而”如何万马壮,不比一江横”则通过对比战马的壮观与江水的宁静,突出了自然之美的超越。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李白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