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别斋扉数日馀,重来整顿案头书。
砚池乾恐蚍蜉入,笔管闲容果裸居。
叶长密留梅实少,笋生多补竹茎疏。
匆匆未暇供吟课,莺送清声一起予。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的内容:

  1. 暂别斋扉数日馀,重来整顿案头书。
  • 这句诗描述了一个暂时离开书房的场景。”暂别”意味着暂时离开,”斋扉”指的是书房的门,而”数日馀”则表示离开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重来”意味着回来后要重新整理书桌上的书籍。
  1. 砚池乾恐蚍蜉入,笔管闲容果裸居。
  • 这句诗表达了对砚台干燥的担忧。”砚池乾”指的是砚台干涸,”蚍蜉”是一种小动物,这里可能指的是蚂蚁。诗人担心蚂蚁会进入砚台。”笔管闲容果裸居”意味着笔管中的笔芯裸露出来,可能是因为笔尖磨损或墨水干涸。
  1. 叶长密留梅实少,笋生多补竹茎疏。
  • 这句诗描述了竹子的生长情况。”叶长密留梅实少”意味着树叶茂密而果实稀少。这可能是因为竹子生长迅速,而果实生成较慢。”笋生多补竹茎疏”则是指竹子的嫩笋很多,而主干的竹杆却相对稀疏。
  1. 匆匆未暇供吟课,莺送清声一起予。
  •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匆忙的感觉。”匆匆未暇供吟课”意味着诗人没有时间去准备写诗的课程。”莺送清声一起予”则是指黄莺的鸣叫声清脆悦耳,仿佛是诗人的朋友在帮助他创作。

我们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通过细腻的语言展现了书房的宁静、自然的美好以及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满足。整首诗以“斋扉”为主题,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界的元素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第一句“暂别斋扉数日馀,重来整顿案头书”通过时间的流转,展现了诗人暂时离开后的回归。第二句“砚池乾恐蚍蜉入,笔管闲容果裸居”则进一步描绘了书房中砚台的状态,以及诗人对自己书写工具的珍视。第三句“叶长密留梅实少,笋生多补竹茎疏”通过对比竹林的生长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最后一句“匆匆未暇供吟课,莺送清声一起予”则透露出诗人在忙碌之余,依然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妙。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