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戈十年馀,荏苒百忧至。
谁怜齿未壮,遽失彩衣戏。
扪心天不闻,空下千斛泪。
藐然一星孤,未忍随以逝。
雨湿新松楸,尘生旧鞶帨。
奈此愁绝何,况复形梦寐。
萧萧风树悲,此恨岂有既。
念昔龆龀中,从公识奇字。
一从江淮别,岁月不复记。
公寻武夷春,我友颐山桂。
此来忽相见,再拜只流涕。
忽忽悦情话,恍若已隔世。
先人有遗经,夙夜焉敢坠。
馀生倘未殒,肯负平日志。
但恨不及亲,临风一歔欷。
【注释】
干戈十年馀:指战乱持续了十年多。荏苒:指流逝,转瞬。齿未壮:指年幼,年纪小。遽:忽然。扪心天不闻:心中痛苦难以诉说,仿佛天都听不到一般。下:流出,滴落。千斛泪:形容眼泪之多。藐然一星孤:形容星星孤单地悬挂在天上。奈此愁绝何:这愁绪究竟怎样才能排遣呢?况复形梦寐:何况梦中还常常梦见这些。萧萧风树悲:秋风落叶,树木萧瑟,令人悲伤。恨岂有既:恨意如何能够消除呢?念昔龆龀中:回想小时候。齿龀:指乳牙掉后换门牙时,古代儿童年龄的一种说法。从公识奇字:从小跟父亲学习识字。一从江淮别:一次随父亲离开家乡到江淮地区。岁月不复记:时光流逝,不再能记得。武夷:山名,在今福建武夷山。春:春天。颐山桂:指朋友在山西的故乡。此来忽相见:这次忽然相见。再拜只流涕:拜了两拜,只是不停地流着眼泪。忽忽悦情话:心情忽然变得高兴起来,高兴地聊起家常。恍若已隔世:好像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一样。先人有遗经:先人的书中留有遗训。夙夜焉敢坠:日夜不敢忘记。馀生倘未殒:假如还能活下来。肯负平日志:难道愿意违背平生的志向吗?但恨不及亲:只是恨不能在父母面前说说话。临风一歔欷:面对秋风,禁不住叹息一声,表示内心的悲伤。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怀念亡友而作,诗中充满了对亡友的思念之情和深深的悲痛。
“干戈十年馀,荏苒百忧至。”诗人用“干戈”比喻战争,表达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谁怜齿未壮,遽失彩衣戏。”诗人感叹年幼的自己没有机会体验生活的美好,就突然失去了玩彩衣的机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童年时光的留恋和惋惜。
“扪心天不闻,空下千斛泪。”诗人感到内心深处的痛苦无法言表,只能默默地流泪。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以及他对失去的朋友的深深思念。
“藐然一星孤,未忍随以逝。”诗人想象自己像一颗孤独的星星一样,虽然渺小却依然坚持存在,不愿就此消失。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雨湿新松楸,尘生旧鞶帨。”诗人想象自己与亡友共同度过的日子,那些曾经陪伴过自己的物品如今都已经模糊不清,只能通过回忆来感受它们的存在。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深情回忆。
“奈此愁绝何,况复形梦寐。”诗人感叹这种深深的忧愁似乎无法解脱,连梦境也难以逃避。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深深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感。
“念昔龆龀中,从公识奇字。”诗人回忆起小时候跟随父亲学习识字的情景,那时的生活是多么的快乐和幸福。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一从江淮别,岁月不复记。”诗人感慨自从那次分别之后,时间就像流水一样匆匆而过,不再能够追忆过去。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时间的无奈感。
“公寻武夷春,我友颐山桂。”诗人想起了亡友曾经去过的地方,那里有美丽的风景和难忘的回忆。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思念和对曾经共同度过的时光的怀念。
“此来忽相见,再拜只流涕。”诗人在偶然间再次见到亡友时,激动得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只能不断地流泪。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思念和对其去世的悲痛。
“忽忽悦情话,恍若已隔世。”诗人感到与亡友的交流仿佛回到了过去,那种亲切和熟悉的感觉让他感到无比的幸福。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怀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向往。
“先人有遗经,夙夜焉敢坠。”诗人深知先人的教诲是不可动摇的,他会时刻铭记并传承下去。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先人的敬意和对家族事业的责任感。
“馀生倘未殒,肯负平日志?”诗人希望自己能够继续活下去,不会辜负先人的期望和对自己寄予的厚望。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家族责任和自我价值的坚守。
“但恨不及亲,临风一歔欷。”诗人只能对着秋风叹息,表达自己的遗憾和悲伤。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怀念和对逝去的生命的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