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沙漠寒,碛卤一丈雪。
谁怜牧羝人,白首持汉节。
朝廷北顾忧,岁晚不忍说。
寄言上林雁,何事音信绝。

【注释】:

千山鸟飞绝:形容雪后大地一片寂静。万径人踪灭:形容雪后大路上不见人影,只有脚印。碛(qi ji)卤:盐碱地。白首:年老。汉节:汉朝的符节。上林:汉武帝在长安附近的上林苑里养了许多鸟,这里泛指皇家园林。何事音信绝:为什么音信全无?

赏析:

这是一首写边塞风光和征夫思妇之情的诗。诗人以“大雪”为引子,描绘出一幅苍茫浑厚的边塞雪景图。“旧闻沙漠寒”,沙漠是苦寒之地;“碛卤一丈雪”写出了风雪之烈、之猛、之急。这两句看似平常,实际上却蕴含着深沉的意味,它表现了诗人对边关将士艰苦生活的同情和关切。

颔联由雪写到雁。“谁怜牧羝人”,“牧羝”,即放羊。古人有以放羊来比喻隐居生活的传统说法。这里的“谁怜”二字,既是说有人怜悯,又含讽刺之意。因为牧羝人既不能抵御沙尘暴,又无权决定是否放牧。他只能任凭天公作主。然而,他毕竟还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和清高,不向统治者屈服。“白首持汉节”,就是这种精神的象征。诗人用这个典故,是为了突出边关将士的坚贞不屈。

颈联写朝廷的忧愁。诗人没有明说自己为何而忧,只说“北顾”,即北方有战事或敌视中原的势力,使朝廷感到忧虑。这一句暗含了诗人对朝廷的担忧和劝谏。

尾联写雁失群。“寄言上林雁”,是说雁群之中有一只雁丢失了,不知去向。“何事音信绝”,是说这只雁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音信绝”三字,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那失散的雁身上。

此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从内容上看,前三句写雪景、写戍卒,第四句转写朝廷、转写边民,第五句又转写宫廷、转写失散的雁;从形式上看,此诗押韵严谨,格律工整,且平仄相生,声调和谐。全诗构思精巧,语言凝练,意境高远,风格雄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