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景德咸平际,文到贞元大历间。
种树有谁甘避世,著书喜子未藏山。
自怜斥鴳空溟海,须信名驹合帝闲。
十载天荒谁与破,政须力夺锦标还。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包括诗歌的主题、思想情感以及作者观点态度等。同时,了解并掌握常见的表达技巧如手法和表现手法是关键。此题要求考生对诗句进行逐句释义,然后写出翻译,最后分析赏析。

“次间字韵送德裕太学试”,首联起兴,以景言情,表达了诗人对德裕太学的祝愿和期望。

颔联“种树有谁甘避世,著书喜子未藏山”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的远大理想。种树者为陶渊明。陶渊明曾隐居田园,自甘淡泊,不慕荣利,后人称他为“五柳先生”。而李白则希望其子孙能继承祖辈遗志,建功立业。著书者为左丘明。他著《春秋》,为后世提供历史的参考,但因遭时忌,被孔子斥为“丘文,何足数也”。李白用此事表明自己虽无才略,却有志于治国平天下,故希望子孙们能像左丘明一样,为国为民做出贡献。

颈联“自怜斥鴳空溟海,须信名驹合帝闲”,抒发了诗人的抱负。斥鴳(yǐn)即斥鹦,一种水鸟。它生活在大海之中,却常常飞到浅水中来觅食。这两句意思是说,自己虽然不被重用,但就像斥鹦在大海中自由飞翔一样,并不感到悲哀;只要相信有朝一日能像名驹一样驰骋在帝王身边,就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抱负。

尾联“十载天荒谁与破,政须力夺锦标还”,表达的是诗人的豪迈之情。天荒地老,没有人能够改变这种局面,所以只能通过努力去争取,夺取胜利。

【答案】

①次间:指唐穆宗长庆年间。②人如景德咸平际:比喻德裕太学的人才像唐朝景德年间和元丰年间的进士那样多。③文到贞元大历间:指德裕太学的文章人才如同唐代贞元年间和大历年间的进士那样多。④种树有谁甘避世:指陶渊明。⑤著书喜子未藏山:指左丘明。⑥自怜斥鴳空溟海:指屈原。⑦须信名驹合帝闲:指伯乐善于识别千里马的故事。⑧政须力夺锦标归:意为必须奋发图强,取得功名,才能获得皇帝的青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