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忧忽忽未能除,浊酒相逢辄倩沽。
老语参同真石友,高怀一见只臞儒。
当时共叹辽东鹤,此日还思叶县凫。
老柳吹绵春有几,会须重醉紫琼腴。
【注释】
寄东观聂道士:寄给东观的聂道士。东观,汉代太学生、博士官署,在今河南洛阳市西;聂道士,可能是作者的朋友,也可能是当时有名的隐士。
幽忧忽忽未能除:心中忧愁烦恼,久久不能消除。幽忧,指内心的忧虑;忽忽,即悠悠,形容心绪不宁的样子。
浊酒相逢辄倩沽:喝了浊酒,就找酒馆买来喝。
老语参同真石友:老人的话如同与参同术有关的石头一样。参同术,相传为西汉刘安所创的一种长生不老之术;老语,指老人之言;参同,指参同术。
高怀一见只臞儒:高尚的胸怀,一见到就会使人感到自己像个瘦弱的儒生。高怀,高尚的情怀;臞儒,瘦弱的读书人。
辽东鹤:指辽东的白鹤,比喻志向远大之人。东汉末年,曹操曾征辽东,得一白色鹤送至邺城。后来,诗人常以辽东鹤自比。
叶县凫:指叶县(今河南叶县)的野鸭,这里代指隐居之士。叶县,位于今河南省叶县西南。
老柳吹绵春有几:春天已经过去多少了?杨柳开始发新芽,春风拂过,细长的柳条像柳絮一样飘飞,这是春末的景象。
会须:必须,一定要;重醉:再次痛饮;紫琼腴,美酒名,这里用来形容美酒甘醇。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言志兼抒情之作,前四句借咏物抒写胸臆,后四句托物言志。全诗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明快,情韵悠长,耐人咀嚼。
首联“幽忧忽忽未能除,浊酒相逢辄倩沽。”起笔点明题旨,抒发了作者的愁闷之情。“幽忧”,指内心深处的忧烦。“忽忽”,心神不定,难以排遣的状态。这两句表达了他内心郁积已久的忧愤和无奈,但并未直露,而是通过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表现出来。“浊酒相逢辄倩沽”,说明在这种郁闷中,只能借酒消愁,而这种酒又是浊酒,更增添了他的忧郁之情。
颔联“老语参同真石友,高怀一见只臞儒。”颈联“当时共叹辽东鹤,此日还思叶县凫。”这两联进一步描写了作者内心的感受。“老语”,即老话,指老人的言语。“石友”,是指与石头结下深厚友谊的人。在这里,诗人借用《神仙传》中关于赤松子和张果的故事,说自己虽身处尘世,却与仙道有缘,与石友相会,仿佛成了仙人一般。“高怀”,即高洁的情怀,指高尚的情怀。“臞儒”,指身材瘦弱的读书人,这里用来比喻作者自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世俗,但却与道法有缘,与石友相会,又与那些清高脱俗的人相似。
尾联“老柳吹绵春有几?”“会须重醉紫琼腴。”尾联“老柳吹绵春有几?会须重醉紫琼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诗人感叹时光匆匆,春天即将过去,不禁有些惆怅。但他也明白,人生短暂,应当及时行乐。于是,他决定再次痛饮美酒,享受这难得的欢愉时光。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豪放洒脱,又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此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诗中的景物既有外在的自然之美,也有内在的精神寄托。人物形象既有世俗生活中的普通人,也有超脱尘世的高洁之士。这些景物和人物的形象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同时,此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悠长,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