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一径踏苍龙,趁此霜林叶未红。
翠壁嘘云疑欲雨,沧江翻浪故多风。
凄凉遗事从谁问,邂逅清游与子同。
会向诗翁觅新句,落霞孤鹜本非工。
步至石翁山送江亭下赠同游是山予意昔有石姓居之今说怪甚
蜿蜒一径踏苍龙,趁此霜林叶未红。
翠壁嘘云疑欲雨,沧江翻浪故多风。
凄凉遗事从谁问,邂逅清游与子同。
会向诗翁觅新句,落霞孤鹜本非工。
注释:
- 步至石翁山:到达石翁山。
- 送江亭下赠同游是山予意:在江亭为同行的友人饯行。是山,石翁山。予意,指诗人自己的意愿。
- 昔有石姓居之今说怪甚:过去有一个姓石的人居住在这里,现在却觉得很奇怪。
- 蜿蜒一径踏苍龙:曲折蜿蜒的道路就像一条苍龙。
- 趁此霜林叶未红:趁着这霜林尚未叶子变红的时候。
- 翠壁嘘云疑欲雨:翠绿的山崖好像在吐云一样,好像要下雨了。
- 沧江翻浪故多风:沧海翻腾,波浪滚滚,自然风大。
- 凄凉遗事从谁问:凄凉的历史事件从谁那里得知?
- 邂逅清游与子同:偶然遇到了一次清幽的出游,与你一起同行。
- 会向诗翁觅新句:可能会向诗翁寻求新的诗句。
- 落霞孤鹜本非工:晚霞中的孤雁本不是最美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往昔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步至石翁山送江亭下赠同游是山予意昔有石姓居之今说怪甚”描述了诗人和朋友在石翁山相遇的场景。诗人用“石翁山”这一地名来引出话题,暗示着这个地方有着特殊的意义。这里的“石翁山”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一个地名或者是一个具有特殊传说的地方。而“予意”,则表明诗人自己的意愿,即他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期待。
颔联“蜿蜒一径踏苍龙,趁此霜林叶未红”进一步描绘了石翁山的自然风貌。这里的“蜿蜒一径”形容山路曲折,如同一条蛟龙一般。“踏苍龙”则形容诗人行走在路上,仿佛是在触摸这条苍龙的脊背。同时,“霜林叶未红”也描绘了石翁山秋季的景象,霜降后树木尚未变红,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深沉的感觉。
颈联“翠壁嘘云疑欲雨,沧江翻浪故多风”则进一步描绘了石翁山的自然环境。这里的“翠壁嘘云”形容山峰上翠绿的山壁仿佛在吹嘘着云朵,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而“沧江翻浪”则形容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故多风”则暗示着这里的自然环境充满了变化,风也特别强劲。
末联“凄凉遗事从谁问,邂逅清游与子同”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凄凉遗事”指的是那些已经消逝的历史和往事,诗人似乎在寻找答案,但又无从得知。而“邂逅清游与子同”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再次遇到朋友的喜悦和期待。这里的“邂逅”意味着偶然的相遇,而“清游”则表示轻松愉快的游玩,与朋友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
尾联“会向诗翁觅新句,落霞孤鹜本非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期许。这里的“诗翁”可能是指一位擅长写诗的文人,诗人希望向这位诗翁寻求新的诗句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而“落霞孤鹜”则是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同时,“本非工”则意味着这种美景并不完美,只是自然的一种表现而已,诗人以此表达出自己对于美的追求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