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凉元祐几遗民,邂逅京江两病身。
阮籍莫年唯可醉,扬雄平日固当贫。
久知丘壑须吾党,晚喜箪瓢有若人。
同识嵇公更谁在,仲任虽健鬓如银。

【注释】

①顿昂:指王公贵族子弟;伯高:指王公贵族子弟的字。②先君:指王安石。

③阮籍:晋代文人,以放荡不羁著称。④扬雄:西汉辞赋家、哲学家,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汉书》本传)为世人所景仰。⑤丘壑:山林,指隐居之地。⑩箪瓢:用箪(竹编的饭篮),瓢(瓦制或陶制的酒器)。比喻清贫的生活。⑥嵇康:东晋著名琴师、文学家,与阮籍齐名,有“竹林七贤”之称。⑦仲任:嵇绍,字叔夜,嵇康之子,东晋重臣。⑧健:强健。

【赏析】

这首诗是赠别诗,诗人对友人顿昂伯高及同辈王丈公瑞表示慰问。首联叙写二人身世飘零之状,颔联写二人性格不同而志趣相投,颈联写二人的交往和情谊之深,尾联写友情之长。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首句开门见山,点出送别的对象,即王公贵族子弟顿昂伯高,并兼及与之交游的另一位朋友王丈公瑞。次句承上启下,交代送别的缘由——元祐时期王安石曾是一位被排斥在朝外的大臣,后来虽得重用,但终因变法得罪了保守派而被贬谪,因而他与王公贵族子弟顿昂伯高等一起沦为遗民。三、四句紧接上句,写二人因遭逢不幸而身心俱疲,只能借饮酒消愁。阮籍嗜酒如命,常言:“阮籍当世,喜酣饮,疏内戚,善弹琴。”其狂放不羁的品性与扬雄的贫贱之交可谓异曲同工。五、六两句又转回现实,指出两人虽已年老体衰,但依然能够保持清贫的本色,过着箪食瓢饮的隐逸生活。“久”与“晚”相对应,说明时间之久;“知”与“喜”相对应,表明态度之积极。最后两句写两位好友虽然都已年迈却仍然像年轻时那样健康,只是鬓边白发已经斑白。这里既有对自己年岁增长的感叹,也有对朋友健康长寿的祝愿。

此诗可视为赠别诗。首联交代了赠别对象的身份及原因;颔联写二人性格不同而志趣相投;颈联写二人的交往和情谊之深;尾联则抒发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意。全诗语言平实质朴,叙事直笔写来,感情深沉真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