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百宝函,珠璧烂星月。
惊倒西域胡,祥光与天接。
【注释】
- 金山:指南京的钟山。
- 百宝函:喻指南朝时梁元帝萧绎的宝藏。
- 珠璧烂星月:喻指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宝藏。
- 西域胡:喻指南朝时西魏人苏绰。
- 祥光:指佛光。天接:天光降临。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赞美梁代统治者的宝藏,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壮丽、文化灿烂和人民勤劳智慧的无限热爱之情。
首二句写金山上的“百宝”,喻指南朝的宝藏。“煌煌百宝函”,是说这些宝物多得如百宝箱一般。“珠璧烂星月”,是说这些宝物价值连城,光彩夺目,比天上的星星还要耀眼。这里用比喻的手法,把江南一带的文物珍奇与北方的明珠美玉并列起来,突出了南朝的繁华富庶。“惊倒西域胡”,是指当时西域的人见了这些宝物,也会为之震惊。“祥光与天接”,是指这些宝物的光辉同天空的光辉相接,这两句是说,南朝的宝物光彩夺目,其光辉之盛,可与天相辉映。
后四句写赞颂的对象,赞颂的对象就是赞颂者,即作者自己。“惊倒”二字,不仅写出了赞颂对象的珍贵、辉煌,而且写出了作者的赞叹之情。“祥光”一词,既是形容宝物的光辉照耀大地,又暗示出宝物所象征的意义。它既指宝物本身,又指宝物所蕴含的吉祥、美好之意。“与天接”三字,既形容宝物光芒四射,与天空相连,又暗示出宝物具有超越世俗的力量。最后一句,以景托情,将赞颂对象与赞颂者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对赞颂对象的由衷赞赏,并由此抒发了对祖国山河壮丽、文化灿烂和人民勤劳智慧的无限热爱之情。
这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意境宏阔,感情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