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时邺下刘公干,今日周南太史公。
两鬓似霜须似戟,不应孤负北窗风。

【注释】

邺下:指东汉末年袁绍的官署。刘公干(字季和):刘表,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周南太史公:指司马迁。周南是《诗经》中的一篇,太史公是他的笔名。北窗风:指清贫的生活。

【赏析】

龚良臣知状二首其一(其二略)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以“昔时邺下刘公干”起句,借指东汉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刘表。刘表是南阳郡蔡阳(今湖北襄阳市)人,字景升,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曾担任荆州牧,为当时北方的政治中心之一,与刘备、孙权鼎足三分天下。诗人在诗中称他为“刘公干”,表明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今日周南太史公。”这一句承上启下,由刘表转到司马迁。《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间约三千年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也因之而留名后世,成为中国古代杰出的历史学家。诗人用“周南太史公”来赞誉司马迁,表明自己崇敬司马迁,学习他的伟大精神。

“两鬓似霜须似戟。”诗人以“两鬓似霜”形容自己年纪渐长,鬓边白发如霜;“须似戟”形容自己的胡须像戟一样挺拔。这两句是诗人自况,表达了自己老当益壮的豪情壮志。

“不应孤负北窗风。”诗人以“北窗风”喻意清风明月,暗指自己的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的品格。他认为自己的一生不应该辜负这种清风明月般的品质,应当珍惜光阴,奋发有为,为社会多做贡献。

这首诗语言朴素无华,但含义深邃,表现了龚良臣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人生理想,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