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花取次宜,宜酒更宜诗。
叶落涧鱼避,枝翻山鸟知。
簪来擎雨重,摘处任风吹。
得句须旬锻,未应无所为。

【注释】

赵季茂:人名。通判:地方官,管理一方政事的长官。惠诗:赠送给他的诗歌。

闲花取次宜,宜酒更宜诗:随意插在瓶中,或放在席上,既适合饮酒又适合吟咏。

叶落涧鱼避,枝翻山鸟知:树叶飘落时,山涧中的鱼儿躲避;树枝摇曳时,山林间鸟儿知道。

簪来擎雨重,摘处任风吹:用簪子支撑着雨重的东西,摘下来让它随风飘荡。

得句须旬锻,未应无所为:写好一句诗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锤炼(十锻),但创作诗歌并不是没有目的的。

【赏析】

《赵季茂通判惠诗走笔奉和》,是宋代文人王禹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语言朴实、平实而流畅,以自然朴素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生活的喜爱和对大自然景色的赞美。

首联“闲花取次宜,宜酒更宜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幅闲适、宁静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这里所说的“宜酒更宜诗”,不仅指花可以供人饮酒赏景,更是指花可以成为诗人吟咏的对象。

颔联“叶落涧鱼避,枝翻山鸟知”进一步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象。诗人用“叶落涧鱼避”、“枝翻山鸟知”等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这里的“叶落”和“枝翻”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而“鱼避”、“鸟知”则表现了这些现象给动物带来的影响。

颈联“簪来擎雨重,摘处任风吹”进一步描绘了花儿的特点。诗人用“擎雨重”、“任风吹”等形象生动的词语,展现了花儿的美丽与坚韧。这里的“簪来”、“摘处”都是形容花儿被人们喜爱和珍视的行为,而“擎雨重”和“任风吹”则表现了花儿在风雨中依然坚韧不拔的品质。

尾联“得句须旬锻,未应无所为”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感悟。这里的“得句”指的是写诗时的灵感闪现,“旬锻”则是形容写作过程需要反复推敲,而“未应无所为”则是说创作诗歌并非毫无目的。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