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笋舆宜,闲携一卷诗。

微吟因兴寄,会意只心知。

谷雾连衣润,天风带叶吹。

卷穷还自笑,那复记谁为。

赵季茂通判惠诗走笔奉和十篇

醉里笋舆宜,闲携一卷诗。

微吟因兴寄,会意只心知。

谷雾连衣润,天风带叶吹。

卷穷还自笑,那复记谁为。

注释

  1. 醉里笋舆宜:在酒意朦胧中,乘坐竹制的车显得特别适宜。”笋舆”是指竹制的车辆,这里形容乘坐竹车的感觉。
  2. 闲携一卷诗:空闲的时候,我携带着一卷诗。”闲携”表示在闲暇时携带或取用。
  3. 微吟因兴寄:轻轻吟诵,通过吟咏表达我的兴致。”微吟”是低声吟唱,”因兴寄”则是根据某种兴致而进行吟唱。
  4. 会意只心知:只有我的心才能理解其中的意味。”会意”指理解诗意,”只心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独到领悟。
  5. 谷雾连衣润:山谷里的雾气似乎连到了衣服上,使衣物湿润。这里的“谷雾”指的是山间的薄雾,给人一种静谧、清新的感觉。
  6. 天风带叶吹:天空中的风吹动树叶,发出沙沙声。”天风”通常指自然之风,”带叶吹”则描绘了风与树叶的和谐景象。
  7. 卷穷还自笑:当我读完最后一页时,自己也不禁笑了。这里的”卷”指阅读或翻阅的动作,”穷”表示结束,”还自笑”表达了一种自嘲或是对诗文的赞赏之情。
  8. 那复记谁为:又怎么记得是谁写的呢?这里表达了一种对作者身份或作品归属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是赵季茂对于友人的惠诗所作的回应。首句“醉里笋舆宜”描绘了饮酒后乘坐竹制车辆的惬意状态,为下文的吟诵和思考营造了一种放松的氛围。第二句“闲携一卷诗”则表明自己闲暇时刻喜欢携带诗集,享受阅读的乐趣。第三句“微吟因兴寄”直接点明了吟诵的目的,即通过吟咏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志向。

接下来的诗句“会意只心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独特理解和感悟。第四句“谷雾连衣润”将自然的美景与诗人的情绪相融合,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第五句“天风带叶吹”则通过对风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生动和动态美。第六句“卷穷还自笑”,表达了诗人在阅读诗歌时的愉悦心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形式的欣赏。

最后一句“那复记谁为”则提出了一个关于作者身份的问题,可能是在询问对方是否还记得自己曾经写过这样的诗作。这既是一种谦逊的表达,也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创作过程的重视和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诗歌艺术的敬仰,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审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