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夜下日华门,辇路争看使者轩。
烽火三边尚勍敌,烟尘万里欠公言。
不须目睫忧多垒,好吐胸怀悟至尊。
富贵功名分中有,勿令仗马愧廷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饯孟运判寺簿赴京三首》之一。全诗如下:

诏书夜下日华门,辇路争看使者轩。

烽火三边尚勍敌,烟尘万里欠公言。

不须目睫忧多垒,好吐胸怀悟至尊。

富贵功名分中有,勿令仗马愧廷鹓。

注释:

  • 诏书夜下日华门:诏书在晚上下发,日华门是皇帝办公的地方。
  • 辇路争看使者轩:朝廷官员争相观看使者的车驾。
  • 烽火三边尚勍敌:边疆的烽火仍在燃烧,敌人仍然强大。
  • 烟尘万里欠公言:战乱中,国家急需贤才的指点。
  • 不须目睫忧多垒:不要担心国家内部有太多的纷争。
  • 好吐胸怀悟至尊:要放开胸怀,领悟到皇上的心意。
  • 富贵功名分中有:富贵和功名是命中注定的事情。
  • 勿令仗马愧廷鹓:不要让你的坐骑(比喻自己的地位)受到屈辱。
    赏析:
    这首诗是岑参送别友人孟运去京城时所作的。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担忧和忧虑。
    第一句“诏书夜下日华门,辇路争看使者轩。”描绘了一幅热闹而庄重的画面。夜晚的皇宫门前,灯火辉煌,人声鼎沸,大家都在争先恐后地观看着使者的车驾。这反映了当时朝廷的忙碌和繁忙程度,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事务的关注。
    第二句“烽火三边尚勍敌,烟尘万里欠公言。”则进一步描绘了边疆的严峻形势。边疆的战争还在继续,敌人仍然强大。这反映了国家的危机和挑战,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思考和忧虑。
    第三句“不须目睫忧多垒,好吐胸怀悟至尊。”则是对友人的鼓励和祝福。不必过于担忧国内的纷争和问题,要放开胸怀,领悟到皇上的心意。这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期望,也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最后两句“富贵功名分中有,勿令仗马愧廷鹓。”则是对友人的劝诫和期许。富贵和功名是命中注定的事情,不必过于执着和追求。不要让你的坐骑(比喻自己的地位)受到屈辱,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和荣誉。这既是对友人的人生忠告,也是对自己人生的警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