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津六辅到长安,满目疲羸不忍观。
耕耨又孤今岁饱,盖藏尤比去年难。
绮罗有目须令见,铁石为心方自宽。
欲借玉阶空怅望,救民无术愧空餐。

夏旱三首

问津六辅到长安,满目疲羸不忍观。

耕耨又孤今岁饱,盖藏尤比去年难。

绮罗有目须令见,铁石为心方自宽。

欲借玉阶空怅望,救民无术愧空餐。

【注释】

  1. 问津:指寻求帮助。
  2. 六辅:泛指南宋时六个州郡。长安:指北宋的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
  3. 疲羸:形容人非常疲倦、瘦弱。
  4. 盖藏:储备。
  5. 绮罗:美丽的丝织品,这里指华丽的衣服。
  6. 铁石为心:比喻坚定不移的心志。
  7. 玉阶:皇宫的台阶,代指帝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宋徽宗政和年间任户部尚书时写的。当时,京城洛阳连年早灾,百姓生活十分困难。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写下这首诗以抒发自己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之情。
    前四句描写了一幅繁忙的景象:人们纷纷来到渡口,希望求助于朝廷派来的官员。但看到眼前一片荒凉破败的景象,他们不禁感到万分痛心。这四句诗通过对人物动作的细致描绘,展现了百姓们对生活的无奈和渴望得到救助的心情。
    中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丰收的喜悦和忧虑。尽管今年农民们辛苦劳作,终于迎来了丰收的果实,但因为国家财政困难,许多地方的储藏物资难以维持下去。这种对比使得诗人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接下来的四句则是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担忧。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状,让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面对国家的困境,他深感自己的力量有限,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他在空荡荡的宫殿中徘徊,心中充满了失落和无奈之情。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感慨。他虽然有能力为民请命,但却无法施展拳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百姓受苦受难。这种无力感让他感到十分愧疚和自责。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动荡的社会现实。它不仅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疾苦,也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