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轺从此历湖阴,自愧便蕃圣泽深。
赠策不烦秦士叹,埋轮聊见汉臣心。
主忧未解诚知辱,民瘵犹思力不任。
表语拳拳怀美报,用中聊以当虞箴。

【注释】

单轺从此历湖阴:单,指作者的姓;轺,古代的轻车,这里指代使者。从湖阴即自湖阴出发,历尽湖、淮二州。历湖阴,是说出使湖、淮二州。湖阴,今安徽六安市西北。

自愧便蕃圣泽深:自,反身自问;蕃,边远地区;便蕃,谓远离京都。圣泽,皇上恩泽。深,深厚。

赠策不烦秦士叹:不烦,不要烦扰;秦士,即秦地之士。汉初,刘邦分封诸侯王,每王都设有太傅和丞相二人。丞相负责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太傅则负责护卫王宫安全,所以称“太傅”为“秦士”。

埋轮聊见汉臣心:轮,车轮,这里代指车子;汉臣,汉朝大臣。

主忧未解诚知辱:主忧,国家大事忧虑。解,解决。

民瘵犹思力不任:民疾,百姓疾苦;任,责任。意思是百姓疾苦,还想着自己能力不够而不能胜任。

表语拳拳怀美报:表语,这里是动词,意为表达;拳拳,情意恳切的样子。怀,怀抱;美报,好的报答。

用中聊以当虞箴:用中,指运用其中的道理。虞箴,《尚书大传》说:“舜命咎繇作《五过之征》。曰:五过之征曰狂、僭、诞、越、诬。”意思是:舜让咎繇作《五过之征》。说:有五种过失叫做狂妄、超越本分、荒诞、逾越常理、诬罔不实。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丰二年(西元一〇七八年)六月二十一日,诗人在赴定州途中,经湖、淮二州时所作。诗前四首都是写自己被召入京,受命出使两浙西路诸州。第二首是第一首的续写,第四首是第三首的续写。

全诗八句,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由“单轺从此历湖阴”以下三句组成;第二段由“自愧便蕃圣泽深”以下七句组成;第三段由“主忧未解诚知辱”以下四句组成;第四段由“表语拳拳怀美报”以下四句组成。这四段各独立成章,又紧密相联,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此诗是一首应诏之作。元丰元年九月,宋神宗下诏,命富弼等十二名文臣前往两浙西路按察公事,富弼因故留滞湖、淮二州,而派他的弟弟富直柔前往。富弼到达后,神宗又命他出使两浙西路诸州,并赐给他金币和香茗。第二年正月,富弼返回东京。二月十七日,他又奉旨到延和殿面圣,接受皇帝的宣谕,询问有关政事的得失。四月,神宗又召他回京,任命他为门下侍郎兼中书舍人,并赐给他金紫服色。这时富弼已离开两浙西路了。这首诗就是他在离行前所写的。

这首诗的内容主要是写他奉命出使两浙西路的经过。诗的开头,就点明这次出使的背景。当时,宋神宗正在考虑对辽用兵的问题。富弼是反对这场战争的,他向皇帝进言,主张罢兵议和。因此神宗对他非常器重,决定派他去担任这个任务。但富弼却推说自己有病,不肯去上任。后来皇帝亲自来到他的住所,对他说:“你的家业都在京城,你有什么理由不去?”最后才勉强让他上路。这首诗就是他在离开京城的时候写的。

这首诗的结构很有特色。它不是先叙述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先陈述自己的使命,再抒发自己的心情和感受,最后归结到自己的决心和信念。这样写,使读者一开始就知道作者是为什么而动笔的。

这首诗的风格也很独特。它不是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叙事和抒情的结合得天衣无缝。诗的前四句,叙述了诗人奉命出使两浙西路的经过。中间四句,写了他对自己使命的自豪感和责任感。结尾四句,表达了他对朝廷忠诚的信念。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有力。如“主忧未解诚知辱,民瘵犹思力不任”,既表现了他对朝廷的忠心耿耿,又表现了他的谦逊好学的精神,语言质朴自然。

这首诗是一篇很成功的应诏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