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声传柝重城闭,晓漏迷钟古寺荒。
仰看繁星垂四野,不知身世变炎凉。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及作者情感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找出诗句中又什么关键词句,看这些句子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再根据选项分别作出判断。注意要结合注释和题目的要求来作答,不可随意作答。
“宵声传柝重城闭,晓漏迷钟古寺荒。”意思是:夜深了才听到更鼓的声响,城门紧闭,天将破晓,寺庙里钟声缭绕。“宵声”“重城”表明夜已很深,“晓漏”表明天快亮了,而“古寺”则表现了一种凄凉、衰败的景象。这两句是实景,但实中有虚,虚实相生。
“仰看繁星垂四野,不知身世变炎凉。”意思是:我抬头仰望天空,繁星闪烁如同垂挂于四野之上,然而我却不知道人世间的荣与衰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繁星”是虚写,通过“繁”字写出了满天繁星,烘托出夜之静;“垂四野”是实写,以“垂”字写出了星星在夜空中像垂下的帷幕一样,形象地描绘出了夜幕下宁静、安详的气氛。这两句是虚写,通过虚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悲凉。
【答案】
译文:
到了鄂州已经一年了,因为军中供给不够而不能给家人送饭。己亥年夏五月初八日才解开船缆出发,雪后初晴夜晚就投宿兴唐寺,只见满天繁星映入眼帘。四更时离开,天明时已经到达浒黄洲,几百里路已经走完了。午后南风微拂湖岸,舟行不能移动。顺着芦苇丛生的岸边前行到天黑时无法继续行走,于是作纪事十解呈旧幕诸公。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夔州时期所作。当时,杜甫因军旅生涯中的困顿,不得不暂时栖身于江边的小船上。在这首诗里,诗人抒发了自己身处困境时的孤独、寂寞和苦闷的心情。
首联“宵声传柝重城闭,晓漏迷钟古寺荒”,写的是自己夜深才闻更鼓,晨光未现,寺钟已断的境况。这两句写诗人夜半才听见更击之声,晨钟暮鼓声声入耳,显得格外幽寂凄清。“重城”指夔州城池,诗人在城外小船上夜泊,自然感到四周寂静异常。
颔联“仰看繁星垂四野,不知身世变炎凉”,描写的是诗人仰望星空,感叹时光荏苒的情境。“繁星”是虚写,通过“繁”字写出了满天繁星,烘托出夜之静;“垂四野”是实写,以“垂”字写出了星星在夜空中像垂下的帷幕一样,形象地描绘出了夜幕下宁静、安详的气氛。这两句是虚写,通过虚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悲凉。
颈联“仰看繁星垂四野,不知身世变炎凉”,写的是诗人感叹自己一生坎坷,对世事变迁感慨万分。“不知”二字道出一种无奈之感。
尾联“至鄂期年以饟事不给于诗己亥夏五廿有八日始解维雪锦夜宿兴唐寺繁星满天四鼓遂行日初上已抵浒黄洲几百里矣午后南风薄岸舟屹不能移延缘葭苇间至莫不得去始作纪事十解呈旧幕诸公”,写的是诗人在江边小船上作诗的情景。“至”为到的意思,表示时间;“已”为过去的意思;“午”为十二地支之一;“浒”是指江边;“夕”是傍晚的意思;“暮”也是傍晚的意思;“百”是数量词;“里”是长度单位;“午”是十二地支之一;“薄”是迫近的意思;“缘”是沿着的意思;“延”是沿着、顺从的意思;“得”是能够的意思;“乃”是副词,表示转折的意思;“始”表示开始的意思;“纪事”即记录事迹,即创作诗歌;“十解”指十首诗;“呈”是呈递给的意思;“旧幕诸公”指的是诗人的朋友,即幕僚们。这几句写诗人在江边小船上作诗的情景。
全诗以写景起笔,以写景收束,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