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起东窗日已红,扶头宿酒未惺松。
南阳一梦何关醉,自爱终身作卧龙。
在宋代,岳珂的《睡起三绝》以其简洁明了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描绘,引起了广泛的共鸣。本诗通过诗人清晨醒来时的感受,展现了他对现实与梦境的深刻思考。下面将结合注释和赏析详细解析这首诗:
- 诗句解释:
- 首句:“睡起东窗日已红。”:诗人描述自己从梦中醒来时,东方的窗户已经染上了朝阳的余晖,暗示着新的一天已经开始。
- 次句:“扶头宿酒未惺松。”:尽管是清晨,但诗人感到身体依然有些昏沉,宿酒尚未完全消退。
- 末句:“自爱终身作卧龙。”:诗人表达了对自己一生的自豪和期待,希望自己能够像诸葛亮一样,有一番作为。
- 译文注释:
- 译文:从梦中醒来,东方的窗户已经染上了朝阳的余晖。然而,我仍感到身体有些昏沉,宿酒还未完全消褪。我对自己的一生充满了自豪和期待,希望能像诸葛亮一样,有所作为。
- 注释:东窗:指卧室的窗口,古人常以此形容室内的明亮或昏暗。惺松:形容精神不振、迷糊不清。南阳:指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
- 作品赏析:
- 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对清晨时刻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望。他既珍惜当下的宁静,又对未来充满憧憬。
- 意境营造:诗中“东窗日已红”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早晨,而“扶头宿酒未惺松”则带有一种悠然的诗意,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
- 创作背景:
- 此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诗中流露出的情感来看,诗人可能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夜晚,或者是在一个宁静的晨曦中醒来。这样的背景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深沉而富有哲理。
- 文化意义:
- 《睡起三绝》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心态,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
《睡起三绝》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更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远的社会意义,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