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旱种不移,后来虽雨那及时。
至今田野有菜色,麦熟未救民啼饥。
今年雨泽知时好,出水秧针随处早。
晴无十日雨辄随,雨及一犁日还杲。
天心一念本好生,去年今年何爱憎。
古来藏室五千字,每叹凶年由大兵。
只今崆峒才小熟,沟壑未苏犹五六。
兵端倚伏讵可量,且愿藩篱谨西蜀。

【解析】

此诗为“元和体”的代表作之一,是诗人对唐王朝在处理农民问题时的种种失误而发出的愤懑。全诗八句四联,第一、二两句总括上年灾荒;第三、四句写今年虽雨好但救不了旱情;第五、六句写今年虽有雨泽,但因连年征战,百姓已受其苦;第七、八句写唐王朝在处理农民问题上的失误,希望藩篱谨守西蜀。

“去年春旱种不移”,上年春天,由于干旱,农田里没有播种的苗子,只能眼睁睁看着土地干裂。“后来虽雨那及时”,后来虽然下雨了,但是雨来得迟,来不及灌溉。“至今田野有菜色,麦熟未救民啼饥”,直到今天,田地里有了绿色的菜叶,可庄稼还未成熟,老百姓还在挨饿。“今年雨泽知时好,出水秧针随处早”,今年虽然雨水较多,但因为天旱太久,即使下了雨,也难以滋润田里的庄稼,因此水稻田里的稻谷还没有长高。“晴无十日雨辄随,雨及一犁日还杲”。“晴无十日雨辄随”,晴朗的天空没有十天不下雨,总是跟着天气转,阴雨绵绵。“雨及一犁日还杲”,雨下了一天就停了,太阳又出来了。“天心一念本好生,去年今年何爱憎。”上天本来有好生之德,去年、今年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还要区别对待呢?“古来藏室五千字,每叹凶年由大兵。只今崆峒才小熟,沟壑未苏犹五六。兵端倚伏讵可量,且愿藩篱谨西蜀。”“古来藏室五千字”,“藏室”即藏经阁,相传是唐太宗所建,用以贮藏天下书籍。这里用典说明国家藏书很多,可惜没有发挥作用。“兵端倚伏讵可量,”国家的大事不可预测,战争何时能停息还是一个未知数。“且愿藩篱谨西蜀。”希望藩篱谨慎地保卫西蜀的安全。

这首诗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议论中蕴含着感情,语言朴实自然,通俗易懂,却能表达出作者的真情实感,具有很高的思想性。

【答案】

译文

去年春天,由于干旱,农田里没有播种的苗子,只能眼睁睁看着土地干裂。后来虽然下雨了,但是雨来得迟,来不及灌溉。直到今天,田地里有了绿色的菜叶,可庄稼还未成熟,老百姓还在挨饿。今年虽然雨水较多,但因为天旱太久,即使下了雨,也难以滋润田里的庄稼,因此水稻田里的稻谷还没有长高。晴朗的天空没有十天不下雨,总是跟着天气转,阴雨绵绵。雨下了一天就停了,太阳又出来了。上天本来有好生之德,去年、今年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还要区别对待呢?古来藏室五千字,每叹凶年由大兵。只今崆峒才小熟,沟壑未苏犹五六。兵端倚伏讵可量,且愿藩篱谨西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唐王朝在处理农民问题时的种种失误而发出的愤懑。全诗八句四联,第一、二两句总括上年灾荒;第三、四句写今年虽雨好,但救不了旱情;第五、六句写今年虽有雨泽,但因连年征战,百姓已受其苦;第七、八句写唐王朝在处理农民问题上的失误,希望藩篱谨守西蜀。

“去年春旱种不移”,上年春天,由于干旱,农田里没有播种的苗子,只能眼睁睁看着土地干裂。“后来虽雨那及时”,后来虽然下雨了,但是雨来得迟,来不及灌溉。“至今田野有菜色,麦熟未救民啼饥”。直到今天,田地里有了绿色的菜叶,可庄稼还未成熟,老百姓还在挨饿。“今年雨泽知时好,出水秧针随处早”,今年虽然雨水较多,但因为天旱太久,即使下了雨,也难以滋润田里的庄稼,因此水稻田里的稻谷还没有长高。“晴无十日雨辄随,雨及一犁日还杲”,“晴无十日雨辄随”,晴朗的天空没有十天不下雨,总是跟着天气转,阴雨绵绵。“雨及一犁日还杲”。雨下了一天就停了,太阳又出来了。“天心一念本好生,去年今年何爱憎。”上天本来有好生之德,去年、今年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还要区别对待呢?“古来藏室五千字,每叹凶年由大兵。”古来藏在密室里的书籍有五千字之多,我常常感叹凶年是由于战争引起的吗?“只今崆峒才小熟,沟壑未苏犹五六。”现在只有崆峒山稍微有点收成,但还有许多地方还有饥荒,还有五六年的灾害没有解除。“兵端倚伏讵可量,且愿藩篱谨西蜀。”国家的大事不可预测,战争何时能停息还是一个未知数。“且愿藩篱谨西蜀。”希望藩篱谨慎地保卫西蜀的安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