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岁西溯鄂,今岁东入吴。
同一琵琶亭,行客各异涂。
当时白傅恨,陈迹久榛芜。
岂特无遗音,榛芜今亦无。
突兀眼前屋,丹垩涂■栌。
废兴曾几时,传舍同蘧庐。
已见两折柳,于此饯老夫。
昔持使者节,今发追锋车。
我则齐出处,世自分荣枯。
而况天地间,万变同须臾。
我观商妇者,琐琐岂足书。
琵琶本常技,何地无此徒。
夫贩浮梁茶,妇即空舟㞐。
长吏湿青衫,礼法毋乃疏。
乐天子牟心,一念存江湖。
讵关虾蟆陵,维以怀故都。
譬之泽畔吟,此语非寓欤。
盖尝考遗集,一事曾同符。
闻歌鹦鹉洲,寻声得幼姝。
倚樯泣明月,清泪垂真珠。
夫君当此时,正属典午初。
不应奇谤后,无复思廉隅。
六义有比兴,观洧传洵盱。
托物皆一理,实事那相须。
人情伏与妒,所值分贤愚。
低眉终不说,正耻悻悻俱。

【诗句】

将发琵琶亭

前岁西溯鄂,今岁东入吴。

同一琵琶亭,行客各异涂。

当时白傅恨,陈迹久榛芜。

岂特无遗音,榛芜今亦无。

突兀眼前屋,丹垩涂■栌。

废兴曾几时,传舍同蘧庐。

已见两折柳,于此饯老夫。

昔持使者节,今发追锋车。

我则齐出处,世自分荣枯。

而况天地间,万变同须臾。

我观商妇者,琐琐岂足书。

琵琶本常技,何地无此徒。

夫贩浮梁茶,妇即空舟㞐。

长吏湿青衫,礼法毋乃疏。

乐天子牟心,一念存江湖。

讵关虾蟆陵,维以怀故都。

譬之泽畔吟,此语非寓欤。

盖尝考遗集,一事曾同符。

闻歌鹦鹉洲,寻声得幼姝。

倚樯泣明月,清泪垂真珠。

夫君当此时,正属典午初。

不应奇谤后,无复思廉隅。

六义有比兴,观洧传洵盱。

托物皆一理,实事那相须。

人情伏与妒,所值分贤愚。

低眉终不说,正耻悻悻俱。

【译文】
将发琵琶亭 前一年向西溯流至鄂州,今年又向东入吴。
同一个琵琶亭,行人各奔前程。
当年白居易因被诬为诗敌而怨恨,遗迹已被杂草掩没。
不仅没有留下诗歌,就连杂草也消失了。
忽然眼前出现一座房屋,墙壁涂抹着红漆。
它的兴衰变化,如同过眼云烟,短暂而又迅速。
我曾看到两位折柳送行的客人,在这里为我饯别。
当年我手持使者的符节,如今却乘坐追风车出发。
我既与世俗保持距离,世人也各自安于富贵贫贱。
何况天地间,万事万物都在瞬息万变的瞬间发生、消逝。
我看商妇的遭遇,那些琐碎的事怎么能用笔墨来记录呢?
琵琶本是常见的技艺,哪里有什么高人隐士?
商人贩卖浮梁茶,妇人则驾船出外谋生。
官吏穿着湿漉漉的青衫,礼法难道不显得过于宽松吗?
为了迎合皇帝的心思,他只想到自己可以活命。
这与虾蟆岭无关,只是用来怀念故乡罢了。
这就像在水边吟咏一样,这些话并非出于我的本意。
我曾经查阅他的遗作,有些事与他所写的内容相似。
我听到有人在歌唱《鹦鹉洲》,声音婉转动听。
倚靠船舷眺望着月光中的江面,泪水滴落在明珠般的珍珠上。
你在这个时候应当是处在政治漩涡的中心,不应该遭受无端的诽谤和攻击。
现在你已经离开了朝廷,不再有廉洁正直的名声。
诗歌的六义包括比兴两种方法,观察事物的表象就能领会它的真实含义。
寄托于物象都是一个道理,但事物本身并不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
人的感情往往是爱与恨交织在一起的,这取决于人们所处的地位和环境的不同。
低头不敢说话,是因为羞于面对那些嫉妒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离开浔阳湖时的感怀之作,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百态、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官场黑暗腐败的不满。全诗以“发”字为主线,表达了对人生、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诗人以“将发琵琶亭”为题,寓意深远,既有对个人未来命运的担忧,也有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