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小孤,矶彭郎,中纳百谷吞三江。江流澎湃不可当,势比折木倾银潢。
渴龙一支走马当,宛然天骥初腾骧,回缰矗立江中央。
西从岷峨暨睢漳,南派五湖通三湘。后先奔走争回翔,前驱怒气轩且昂,倏然过此意消洋。
俨然天子朝明堂,坐受万国来氐羌。五瑞咸辑圭与璋,拜舞轩陛心俱降。
我闻乾坤融结盘古开混茫,流峙异势分舆方。巍巍神禹治水平怀襄,底乂一意先荆扬。
此山绿字元弗详,脱略丘垤登毫芒。后人考古徒缣缃,未睹此石天经地纪之维纲。
君不见古马当,今马当,记牒虽漏处有常。上焉柱天植极扶三光,下焉立地作镇安八荒。
磅礴杳霭排穹苍,削平澒洞压鸿厖。万荧棋布高盖张,百灵臣伏绝影藏。
坐使四海顺流中古无滥觞,噫哦伟特那可量。
我欲用世取所长,便当提作朱亥神椎椎獝狂。北绝大漠枭名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描述了他在江陵(今湖北荆州)过小孤山和彭郎祠时所见到的景色和感受。全诗共七句,每句四字,押平韵。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发排湾过小孤彭郎祠下遂宿马当
- 发排湾:在今天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靠近长江。
- 过小孤山:经过小孤山,即位于长江中段的小岛。
- 彭郎:指彭祖,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神。
- 祠下遂宿马当:在彭祖祠下住宿。
- 山小孤,矶彭郎,中纳百谷吞三江
- 山小孤:指的是长江中段的一个岛屿,因形状像小舟而得名。
- 矶彭郎:指彭朗山,是长江中的一个著名山峰。
- 中纳百谷:指长江接纳了大量的河水。
- 吞三江:指长江流入了东海、西江和南江。
- 江流澎湃不可当,势比折木倾银潢
- 江流澎湃:形容长江水流湍急。
- 势比折木倾银潢:比喻长江的水流力量大到可以倾倒树木,甚至倾覆银河。
- 渴龙一支走马当,宛然天骥初腾骧
- 渴龙:形容江水如龙一般奔腾。
- 走马当:指长江在马当这个地方转弯,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 宛然:形容如同。
- 天骥初腾骧:形容长江奔腾如骏马初升。
- 西从岷峨暨睢漳,南派五湖通三湘
- 西从岷峨:指的是向西从四川的岷山和峨眉山开始。
- 暨睢漳:指向南经过睢阳和漳河。
- 南派五湖:指的是南边的五个湖泊,分别是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
- 三湘:指的是湘江、漓江和资江,都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河流。
- 后先奔走争回翔,前驱怒气轩且昂,倏然过此意消洋
- 后先奔走:形容人们争相向前奔跑。
- 前驱怒气轩且昂:形容前面的人斗志昂扬,气势如虹。
- 倏然过此:突然过去这里。
- 意消洋:形容情绪变得轻松愉快。
- 俨然天子朝明堂,坐受万国来氐羌
- 俨然天子:形容皇帝的样子。
- 朝明堂:指的是皇帝登上明堂接受人们的朝拜。
- 坐受万国:表示皇帝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国家的朝见。
- 万国:泛指众多的国家。
- 氐羌:古代对中国西部少数民族的称呼,包括氐人和羌人。
- 我闻乾坤融结盘古开混茫,流峙异势分舆方
- 乾坤融结:形容天地融合,万物统一。
- 盘古:古代神话中的创世神,据说他创造了天地。
- 开混茫:形容天地混沌初开,万物尚未形成。
- 流峙异势:形容地理形势各异,各自有特色。
- 分舆方:形容地理上的差异。
- 巍巍神禹治水平怀襄,底乂一意先荆扬
- 神禹:指夏禹,古代的贤君,也是治水的英雄。
- 治水:指治理洪水。
- 水平怀襄:形容治理水平高,能够安抚百姓。
- 底乂一意:意为以统一的意志治理国家。
- 先荆扬:指的是在长江的上游,即现在的湖北地区进行治理。
- 此山绿字元弗详,脱略丘垤登毫芒
- 此山:指前面的小孤山。
- 绿字:形容小孤山的颜色翠绿。
- 元弗详:意味着不详细解释,只是简单说明。
- 脱略丘垤:形容小孤山虽然不高,但依然壮观。
- 登毫芒:形容小孤山虽然小,但依然美丽。
- 后人考古徒缣缃,未睹此石天经地纪之维纲
- 后人:指后来的人们。
- 考古:指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和发掘。
- 徒缣缃:形容只是抄录了古代的文字,没有深入研究。
- 无睹:没有看见。
- 此石:指的是小孤山,因为小孤山的形状像石头而得名。
- 天经地纪之维纲:意思是小孤山是天地间的经脉,象征着重要的意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小孤山和彭郎祠的风景,表达了李白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展现了李白深厚的诗歌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