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逗苦雾,客鼻何酸辛。
山中气候异,初日如烛银。
田间石兽多,知是肉角麟。
古苔半皴腹,化作苍龟鳞。
两柱既岌嶪,众碑亦嶙峋。
幽涂得奇观,未敢辞埃尘。
连年抱离忧,百嗟亡一呻。
花委鬓毛晚,草夺袍色春。
愁中书椟失,梦里歌钟陈。
穷愁著文字,屡被同行嗔。
同行不相知,而况悠悠人。
破晓逗苦雾,客鼻何酸辛。
山中气候异,初日如烛银。
田间石兽多,知是肉角麟。
古苔半皴腹,化作苍龟鳞。
两柱既岌嶪,众碑亦嶙峋。
幽涂得奇观,未敢辞埃尘。
连年抱离忧,百嗟亡一呻。
花委鬓毛晚,草夺袍色春。
愁中书椟失,梦里歌钟陈。
穷愁著文字,屡被同行嗔。
同行不相知,而况悠悠人。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在游栖霞时的所见所感。首先,“破晓逗苦雾,客鼻何酸辛”描绘了清晨时分,山中云雾缭绕的场景,让人感到一种酸楚的不适。接着,“山中气候异,初日如烛银”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气候与景象,将初升的太阳比作银烛,给人以温暖之感。
接下来的诗句,“田间石兽多,知是肉角麟”以及“古苔半皴腹,化作苍龟鳞”,都是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手法,将石头和苔藓的形象化,使人联想到了传说中的神兽。这种形象的描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美感,也让人更深入地感受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两柱既岌嶪,众碑亦嶙峋”和“幽涂得奇观,未敢辞埃尘”,则是对游栖霞过程中遇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描绘。这些诗句不仅展示了游栖霞的美丽景色,还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敬畏。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他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他用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表达了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世界的深深思考。这种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