攲倒几株梅,黏枝半是苔。
相传前代种,曾历太平来。
山冷雪犹在,春深花始开。
乱离无酒买,嚼蕊当衔杯。
【注释】
真州:即今江苏仪征县。梅:指梅花。欹倒:倾倒。黏枝半是苔:树枝上长满了苔藓。相传前代种:据说这是古代遗留下来的。曾历太平来:曾经经历过太平盛世。乱离无酒买:在兵荒马乱中,没有钱买酒。嚼蕊当衔杯:用咀嚼花蕊代替饮酒。
赏析:
此首五言律诗写真州(今江苏仪征县)的梅花,借咏物寄托作者的感慨。全诗写得清新自然,平易浅显,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对世事沧桑、人事代谢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一、二句写梅树的情态。梅树斜靠在几株古梅旁边,枝条上长满了苔藓。“欹”为倾斜的样子,“粘”为沾着的意思。这两句诗通过写梅树的姿态,把读者引入一种静谧而幽雅的境界。
三、四句是说梅花的来历。梅花是从前代传留下来的,它曾经经历过太平盛世。“前代”一词,既写出了梅花的历史渊源,也写出了梅花的不凡品质;“太平来”三字,则道出了梅花所处时代的特点。
五、六句描绘梅花所处的环境。山寒冷,雪仍在飘落,春意渐浓,梅花始开。这一联从侧面衬托出梅花的高洁品质和顽强生命力。
七、八句写诗人的处境。乱世中没有钱买酒喝,只好嚼着梅花当酒喝。这两句诗既点明了题旨,又写出了诗人在困境中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材,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历史、人生、政治等许多方面的感慨。诗中虽然没有直接写到战争、动乱等社会现实问题,但却从侧面暗示了这些问题的存在。诗的风格清丽自然,意境优美,语言朴实无华,充分体现了唐诗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