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江楼把酒杯,阑干倚遍重徘徊。
风生别浦潮回去,云暗前山雨过来。
秋冷丹枫先叶坠,节迟黄菊未花开。
凭高引领还兴感,昨日谁登戏马台。

重阳节后一天,我同友人一起在江楼分韵赋诗,得“台”字。

在江边楼上笑着举杯畅饮,栏杆上徘徊着久久不愿离去。

风从别浦吹来,潮水回荡而去;云雾笼罩了前山,雨点落下又飘过。

秋冷了丹枫先叶凋零,节令到了菊花尚未盛开。

凭高远望引发我兴怀往事,昨日谁登上戏马台?

赏析:

这首诗是重阳节后一日诗人与友人在江楼分韵赋诗时所作,诗题中的“重阳”,即重九节。古人认为九为阳数,因此称重阳节。

第一联“一笑江楼把酒杯,阑干倚遍重徘徊”,写登高赏菊之乐。笑,指饮酒。阑干,栏杆。把酒杯,意动用法,以把酒自斟自饮。重徘徊,形容反复多次地在江楼栏杆旁徘徊,表现出诗人心情的愉悦和陶醉。

第二联“风生别浦潮回去,云暗前山雨过来”,是写江景和天气的变化。别浦,指江流中分支的河道。潮回到别浦,说明江上潮水涌起,退去。云暗前山,是指天边云层密布,遮住了前山的轮廓。雨过来,说明云层散开,天空放晴。

第三联“秋冷丹枫先叶坠,节迟黄菊未花开”,是写自然景观。秋冷,指秋天的气候寒冷。丹枫指红枫。落叶先于丹枫而落,是说秋季来得早,树叶还未完全变红就已经开始落叶了。节迟,指菊花开放的时间较晚。黄色的菊花还未绽放,是说秋季来得晚,菊花才刚刚开始开放。

第四联“凭高引领还兴感,昨日谁登戏马台”,是抒发感慨。凭高引领,指站在高处眺望。兴感,指因景色变化而引起感慨。昨日,指过去的日子。戏马台指汉宫的游乐场所。这里借古讽今,用汉武帝曾登临戏马台的故事,来讽刺那些只图个人享乐、不关心国家大事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赏菊、观景、抒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社会的忧虑和不满。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