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杀渔盐地,生涯寄蚁柯。
春秋将耳顺,贫病欲家和。
笑向老来减,言于醉后多。
黑头行乐日,那更识风波。

【注释】

愁杀:愁得要死。

寄:寄托。

春秋将耳顺:即四十岁。

黑头:指头发,也比喻老年。

识:认识。

【赏析】

此诗是作者晚年的自画像,表现了诗人在年老时的生活感受。

首联“老来”二字,总括全篇,写自己晚年生活之困苦。开头两句,直抒胸臆,道出老来之悲苦。“愁杀渔盐地”,以“愁”字领起,写其忧患之深重。这“愁”字,既是对现实的概括,也是对自身处境的感叹,更是对未来命运的忧虑。《晋书·王导传》说:“天下方乱,元功未录。”可见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凋敝,百姓流离失所,而自己则又年迈体衰,无所作为,因而感到极度的忧愁。“生涯寄蚁柯”,写其生活的艰辛。《南史·范泰传》:“居贫不厌,食无兼味。”这里借“蚁柯”喻指生活贫困,生计艰难。“蚁柯”出自《庄子·逍遥游》篇:“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这里化用其意,以形容自己一生贫困潦倒,没有安身立命之地。

颔联“春秋将耳顺,贫病欲家和”,“春秋”句暗用孔子名句“不惑之年”,点明自己到了知天命之年。“家和”,犹言家庭和睦。这句说自己虽年过知命,但对世事依然充满困惑。“贫病欲家和”一句,既写出自己的境遇,也写出了对国家、民族前途的担忧。

颈联“笑向老来减,言于醉后多”,“笑”字照应前文的“愁”,表明虽处困厄之中,但并不气馁,而是乐观面对现实。“言于醉后多”,说明虽然年老体弱,但仍想有所作为,有所建树。

尾联“黑头行乐日,那更识风波”,“黑头”,指黑色头发,古人认为黑头表示长寿,这里用来比喻自己虽已进入晚年,但仍有为国效力之心。“波涛”比喻世事的纷扰。这两句意思是:那些在风浪中搏击的岁月,已经过去;而如今,自己已是满头白发的老头儿,还想要怎样去应对那些惊涛骇浪般的世事呢?“那更”与上句的“何尝”相呼应,表达一种无可奈何之情。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晚年生活之困苦、对世事的忧虑、身处困境仍不失志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前途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