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慕云间寺,相从此日来。
山僧留客坐,野老把松栽。
地拱千寻险,天遮四面开。
殷勤方外望,尘事不胜哀。
【解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首句“久慕云间寺”,点出题意,表明作者对这座寺庙仰慕已久。第二句“相从此日来”,表明作者今天终于来到这里。第三、四句描写了山僧的殷勤好客和主人的豪爽性格:主人留客人坐,自己却把松树栽在门前。这两句既写出主客之间的亲密关系,又表现了山中环境的清幽。第五、六句“地拱千寻险,天遮四面开”,写山势险峻,但天空广阔,云雾缭绕,给人以开阔的感觉。最后两句是说:“我多么希望在佛门之外有所作为,可是尘世的名利却使我不胜悲哀。”
【答案】
译文:
我早就向往那座藏在云端上的寺院,今天终于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
山中的老和尚热情地请我坐下休息,他把自己的松树栽在门外,表示对我的欢迎。
山峰高耸入云,地势险峻难以攀登;四周群山环抱,云雾缭绕,视野开阔。
我多么希望能在佛门之外有所作为,可是世俗的名利却让我感到悲伤。
赏析:
此题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当时作者正任袁州刺史。袁州府治在今江西宜春市,地处江南水乡,与湖南相邻。福岩寺就在袁州境内,距县城约三十里,是座名寺古刹。据《唐会要》载:“福岩寺,本吴兴郡之灵隐寺,隋文帝为太子时所造”。这里原是唐代高僧慧理讲经说法的地方,也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好友贾岛、刘禹锡等经常游览吟咏之所。作者因慕名来访,并留下了这首诗。诗中描写山僧热情好客和主人豪爽的性格,以及自然景色的秀美,表达了作者对佛门之外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