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邪台上晚云平,虎视眈眈隘八纮。
万里不知人半死,三山空觅草长生。
兆来鬼璧沙丘近,威动神鞭海石惊。
书外有书焚不尽,一编圯上汉功名。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诗首联“琅邪台上晚云平,虎视眈眈隘八纮”,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晚景,琅邪台上的云彩在夕阳下渐渐平静下来,像老虎一样盯着远方,笼罩着整个八荒大地。第二联“万里不知人半死,三山空觅草长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受。第三联“兆来鬼璧沙丘近,威动神鞭海石惊”,通过描写沙丘的鬼影和海石受震撼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政治动荡的担忧。最后两句“书外有书焚不尽,一编圯上汉功名”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珍视和对历史功绩的崇敬之情。
【答案】
译文:
在琅邪台上看晚云慢慢平静下来,虎视眈眈地盯着八方大地。
不知道万里之外的人已经死了多少,只看到三座仙山中草长莺飞。
沙丘上的鬼影出现在眼前,海中的巨石受到震撼,仿佛听到了神灵的声音。
书中还有更多的书,读不完,我愿把《史记》读成《史记》。
赏析:
此诗写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诗人流寓江淮一带,生活困苦。诗人以咏史抒怀为题材,抒发了对时局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全诗结构紧凑而层次分明,语言朴实自然,风格沉郁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