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星谪下桐江湄,傲睨烟雨何年归。
空遗清气满林壑,草木不受春风肥。
我来维舟奠椒醑,薜荔祠荒泣山鬼。
乱峰欲雪江气严,老蜃吹云日色死。
白水真人御绛衣,勋臣四七攀鳞飞。
冥鸿遐举不可致,天地浩荡容渔矶。
季年熏貂成党狱,阿瞒朵鼎终瑟缩。
东都节义何为高,七尺之台一竿竹。

古诗文赏析

《谒严子陵祠》诗歌原文与解析

  1. 诗句原文
    客星谪下桐江湄,傲睨烟雨何年归。
    空遗清气满林壑,草木不受春风肥。
    我来维舟奠椒醑,薜荔祠荒泣山鬼。
    乱峰欲雪江气严,老蜃吹云日色死。
    白水真人御绛衣,勋臣四七攀鳞飞。
    冥鸿遐举不可致,天地浩荡容渔矶。
    季年熏貂成党狱,阿瞒朵鼎终瑟缩。
    东都节义何为高,七尺之台一竿竹。

  2. 译文与注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所作,通过描绘严子陵的高尚情操和不随世俗的态度,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诗中的“客星谪下桐江湄”比喻严子陵被贬谪到桐江地区,而“傲睨烟雨何年归”则表达了他对命运的不屑一顾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此外,诗中也提到了严子陵的高洁品德和他对自然的热爱,如“空遗清气满林壑”等句子,都体现了他的超然物外和与世无争的态度。

  3. 赏析
    在赏析这首诗时,我们不仅需要理解其字面意思,还要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林景熙通过描绘严子陵的生活和精神世界,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白水真人”和“薛荔仙子”,这些词汇不仅富有诗意,还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林景熙也巧妙地将严子陵的故事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对他事迹的回顾和思考,引发读者对于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4. 关键词解释

  • 客星:指天上的一颗星星,有时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
  • 谪:贬谪,即被贬或降职。
  • 严子陵(公元前37-公元43):东汉末年的著名学者、政治家,因反对当时的腐败政治而被贬至桐江隐居,后被刘秀请出辅佐治理国家。
  • 东都:指洛阳,古代的政治中心之一。
  • 钓竿:指钓鱼的工具。
  1. 背景
    严子陵,东汉时期的一位隐士,因其反对当时朝政腐败和社会黑暗面而遭到流放,最终在桐江边的富春江畔隐居。他以钓鱼为生,过着清贫而自足的生活。由于他的高洁品格和对自由的渴望,他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形象,被后人广为传颂。

  2. 作者介绍
    林景熙(1242—1310),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字德呖,号霁山,是宋末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在元朝建立后曾担任过多个官职,但始终不愿与新朝合作,最终隐居山林,以著书立说为生命。林景熙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政治问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和尊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