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钟觉曙鸟,纷飞弄林光。
宿云渐离石,我起开秋房。
南山忽入几,相对各老苍。
我老几何年,山曾见鸿荒。
流泉送日月,危石支兴亡。
问山山无言,啼猿起前冈。
诗句释义
1 僧钟觉曙鸟,纷飞弄林光。:描述晨曦中寺庙的钟声与鸟儿清脆的鸣叫声,以及阳光透过树林投下的斑驳光影。
- 宿云渐离石,我起开秋房。:描绘天空中的云彩慢慢散去,而自己则从秋天的房间中醒来。
- 南山忽入几,相对各老苍。:描述山峰在视野中逐渐变得清晰,彼此映衬出岁月的痕迹,呈现出一种苍老的态势。
- 我老几何年,山曾见鸿荒。:反问自己已经有多少年,而山曾经见证过历史的变迁,仿佛是时间的见证者。
- 流泉送日月,危石支兴亡。:以泉水流动传递日月,用危石支撑国家的盛衰兴亡来暗喻自然和历史的力量。
- 问山山无言,啼猿起前冈。:询问沉默的大山,它只是静静地聆听,而啼叫的猿猴则在前方的山坡上响起。
译文
清晨的寺庙钟声与鸟儿的叫声交织在一起,阳光透过树林洒下斑驳的光点,如同梦境般美丽。天空中的云彩慢慢散去,我从秋天的房间中觉醒过来。
远处的山峰逐渐清晰,彼此映衬出岁月的痕迹,展现出一种苍老的态势。我开始思考自己的年龄,不禁感叹时间如白驹过隙,而山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自然力量的展现无处不在,泉水流动着传递着日月的更替,而危石屹立着支撑着国家的盛衰兴亡。这不禁让我深思,自然界和历史都充满了力量。
我听到前坡传来的啼叫声,那是山林中动物的声音。它们的存在提醒着我,大自然依然充满活力与生机。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画面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不仅描绘了早晨的宁静景象,还通过“宿云”“秋风”等意象传达了一种深深的怀旧与哀愁。诗人通过对山、水流、危石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岁月易逝的深沉思考。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