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谢世纷,诛茅在绝壁。
十年不下山,旧路掩深棘。
出门复踟蹰,触步有崩石。
下临千仞渊,毒鳞正纷籍。
腥风鼓洪涛,石齿鸣咋咋。
失势倘一落,万绠那可及。
不如息我躯,猿鹤与朝夕。
【注释】
1、谢世纷:指辞官归隐。
2、诛茅(zhuī máo) :指隐居山中,采药种菜。
3、十年不下山:指十年未曾外出。
4、触步有崩石:形容山路陡峭难行,一不小心就会跌倒。
5、下临千仞渊,毒鳞正纷籍:形容深谷幽壑,水势汹涌,危险无比。
6、腥风鼓洪涛:形容风大浪高的景象。
7、万绠那可及:意思是说即使用一万条绳子也拉不到岸上,比喻困难重重,无法克服。
8、息我躯:指安息我的身体,也就是隐居山林。
9、猿鹤与朝夕:指与猿、鹤为伴,过着清闲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四明山隐居期间所作。诗人以山水为主题,描绘了四明山的秀丽风光和险峻景色,表达了自己归隐山林、远离尘嚣的愿望。
第一句“高人谢世纷”,诗人自称是高人,表示自己超脱世俗,不问世事。第二句“诛茅在绝壁”描述了诗人选择在绝壁上筑茅舍居住的情况,展现了其隐居的决心和勇气。第三句“十年不下山”,诗人自述十年未曾外出,足见其对隐居生活的珍视。第四句“旧路掩深棘”,意味着诗人曾经走过的老路已被荆棘覆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化。第五句“出门复踟蹰”,表达了诗人面对复杂世事时的迟疑与犹豫,进一步强调了他隐居的决心和决心。第六句“触步有崩石”,描述了诗人行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一不小心就会跌倒的危险情景。第七句“下临千仞渊,毒鳞正纷籍”则描绘了深谷幽壑,水势汹涌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第八句“腥风鼓洪涛”,形象地描述了风大浪高的景象,增强了诗的表现力。第九句“石齿鸣咋咋”,以石头的撞击声来比喻风的声音,既生动又富有画面感。第十句“失势倘一落,万绠那可及”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担忧,同时也暗示了隐居生活的不易。最后一句“不如息我躯,猿鹤与朝夕”,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能与猿鹤相伴,过上清闲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四明山的山水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归隐山林、远离尘嚣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