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1. 诗题:湖上晚归
  2. 第一句: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3. 第二句: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4. 第三句: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5. 第四句: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
  6. 注释:
  • 卧枕:躺下休息。
  • 船舷:船的侧面。
  • 蓬瀛:指仙境。
  • 桥横:桥横跨在水面上。
  • 水木:指水边的树木,也指水中的倒影。
  • 诛茅地:用茅草盖成的地方,指诗人的住处或者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 林萝:指树林中的藤萝。
  1. 译文:
    我躺在床上休息,思绪随着夜幕降临而变得更加清晰。在遥望中,我生怕自己回到了那个仙境。桥横跨着水边,树木已经染上了秋天的色彩;寺庙依偎在云端,正好迎来了傍晚的阳光。那些翠绿色的羽毛湿润后仿佛在躲避什么,红色的荷花散发着香气,好像在欢迎归来的人。依稀之间,我来到了一个茅草屋前,周围是茂密的树木和藤蔓,隐约传来了鸡鸣狗吠的声音。

  2.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归途中所见景色和个人情感的诗歌。首句表达了作者夜晚回到船舱时,心中对归途的思考和感受。第二句通过描绘桥梁和水边的树木,勾勒出了一幅秋天的画卷,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第三句通过对比“红蕖”和“绿羽”的颜色,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赞美。最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归家途中的景色和听到的声音,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洗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