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著权名便绝交,一峰春翠湿衡茅。
庄生已愤鸱鸢赫,杨子休讥蝘蜓嘲。
潏潏药泉来石窦,霏霏茶蔼出松梢。
琴僧近借南薰谱,且并闲工子细抄。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画家王维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道著权名便绝交,一峰春翠湿衡茅。
  • “道著权名”:这里指的是追求名利的人。“权名”是指暂时的名声。“便绝交”表示因为追求名利而断绝了关系。
  • “一峰春翠湿衡茅”:形容山峰春天的绿意盎然,雨水打湿了简陋的草房。这里的“衡茅”是一种简陋的茅草屋。
  1. 庄生已愤鸱鸢赫,杨子休讥蝘蜓嘲。
  • “庄生”是指庄子,一个著名的道家哲学家。“鸱鸢”和“蝘蜓”都是寓言中的人物,代表世俗之人。“愤”和“讥”都表示不满或批评。
  • “已愤鸱鸢赫”:庄子已经对于那些追求名利的人感到愤慨。“蝘蜓嘲”:庄子对于世俗之人的讥笑感到不满。
  1. 潏潏药泉来石窦,霏霏茶蔼出松梢。
  • “潏潏”形容水流的声音。“药泉”是指山间清冽的泉水。“石窦”是指山间的岩石缝隙。
  • “霏霏茶蔼”:形容雾气缭绕的样子。“茶蔼”是指山间的雾气。
  1. 琴僧近借南薰谱,且并闲工子细抄。
  • “琴僧”是指擅长弹琴的僧人。“南薰谱”是指一种关于音乐的文献或教材。“闲工”指闲暇中的工匠或学者。“子细抄”:细致地抄写或复制。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与世俗之人的关系以及自然景物的美,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中的“药泉”、“茶蔼”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热爱。同时,诗人通过对庄子、杨子等人的描述,表达了对世俗之人的不满和批评。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