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石自何许,枕之怀赤城。
空庐复蕙帐,旦暮白云生。
闵师自天台见寄石枕
鉴赏宋代诗人林逋佳作
- 诗文原文
斲石自何许,枕之怀赤城。
空庐复蕙帐,旦暮白云生。
- 诗句释义
- 斲石自何许:斫石出自何处,意味着对自然之美的探求和向往。
- 枕之怀赤城:将枕头置于怀中,象征着与自然的亲近和心灵的寄托。
- 空庐复蕙帐:空无一物的居所,却布置了蕙草帐帷,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简朴。
- 旦暮白云生:早晨和晚上,白云不断变换,象征自然界的变幻无常和生机勃勃。
- 译文
从何处砍伐而成的枕木,我把它放在怀中怀抱着一片赤色的城郭。
空寂的住所再次摆放上蕙草帐帷,每日清晨和傍晚白云缭绕而生。
- 赏析
这首《闵师自天台见寄石枕》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以其简洁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吸引了无数读者。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从天台收到好友赠送的石枕的情景,通过具体的物象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斲石”一词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而“枕之怀赤城”则表达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整首作品充满了禅意,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