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淮卧彭城,绕屋生蓬茨。
天子呼不起,思见岩壑姿。
俾工图其形,衔命日夜驰。
落笔竟不得,韬面以疾辞。
豫章有孺子,同时隐江湄。
栖栖非我事,结庐对风漪。
时人亦罕识,阿堵谁写之。
我闻郭有道,曾遣轻骑追。
疑此言语生,即是茅画师。

观徐孺子画像

伯淮卧彭城,绕屋生蓬茨。

天子呼不起,思见岩壑姿。

俾工图其形,衔命日夜驰。

落笔竟不得,韬面以疾辞。

豫章有孺子,同时隐江湄。

栖栖非我事,结庐对风漪。

时人亦罕识,阿堵谁写之。

我闻郭有道,曾遣轻骑追。

疑此言语生,即是茅画师。

译文:

伯淮卧病在彭城,屋内生长蓬茨草。

天子召唤不起来,思念见岩壑的风貌。

派人绘图,日夜兼程地赶路。

落笔却无法完成,带着疾病推辞了。

豫章有一位年轻的先生,和我在江边隐居。

他的生活并不需要我,只是与风波涟漪相伴。

人们也不常见到他,是谁把他画出来的?

我听说郭有道,曾经派遣轻骑追赶过他。

怀疑这言语是真的,他就是画师茅元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观徐孺子画像而作。徐孺子即徐孺,东汉末年隐士。据《后汉书·逸民传》记载:“(徐)孺字孺子,南昌人也。……家贫,以耕作为事。……常采撷蕨薇以为食,披荆棘自代耕稼。……乃令儿侄共入庐山学道。”诗中“尔来几许时”,指徐稚隐居的时间。“时人亦罕识”,指徐稚不为人知。“阿堵”一词,出自《论语·阳货》篇,意谓“这个”。“阿堵”,就是那个,指代具体事物,这里指画师所画的徐孺子形象。“疑此言语生”,指画师所说的话。因为画师所说的话与徐稚所说的话相合,所以觉得画师所说的话像是真的,于是怀疑画师就是徐稚本人。“即是茅画师”,即是指画师是徐稚本人。“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意思是说的人很多,但真正听进去的人很少。“阿堵谁写之”,指谁是画师。“我闻郭有道”,即是指郭有道这个人。据《后汉书》载:“郭林宗为荆州剌史,访求伏波将军孙氏之后。……至吴下,宿于逆旅。……林宗曰:‘夫雷州岂有故当伏波将军孙氏哉!’主人对曰:‘唯。’林宗曰:‘吾视雷州犹人家,当觅伏波孙君耳!’‘’于是遂寻访之。‘’郭有道者,名林宗,字仲渊,南阳新野人,少好老庄,清静无为。汉光武时任太傅,封太原侯。后因反对王莽的篡位,被征召为谏议大夫。后隐居吴下。郭有道曾派人追赶徐稚、陶潜等人,并请他们作赋,以助教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