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里歌,蒿里曲。长箫悲奈何,短草叹不足。少年款款嫁夫婿,今夜屋檐何处宿。
蒿里歌,蒿里曲。
诗句如下:
蒿里歌,蒿里曲。
长箫悲奈何,短草叹不足。
少年款款嫁夫婿,今夜屋檐何处宿。
翻译为英文如下:
Here comes the mournful choir, the lamentations of the dead. The long flute echoes a sorrowful cry, and the short grass sighs in disappointment. The young bridegroom is escorted to their wedding bed tonight, where will they find shelter under the roof?
注释解释:
- 蒿里歌,蒿里曲:蒿里歌和蒿里曲都是古代的丧葬仪式中的歌曲,用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和怀念。蒿里是古时的墓地名称,因此这些歌曲也常被用来悼念死者。
- 长箫悲奈何:长箫是一种古代吹奏乐器,常用于宫廷或宗教场合中的仪式。这里的“悲”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深哀思,“奈何”则是表示无可奈何的情绪,强调了悲伤的程度。
- 短草叹不足:短草可能是指坟墓中的草,短小而稀疏,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叹不足”则表达了对生命有限性的感叹和失落感。
- 少年款款嫁夫婿:少年指的是年轻的女子,款款则形容女子态度温柔、举止优雅。这里描绘了一个年轻女子正缓缓地嫁给了她的夫婿,场景充满了温馨和喜悦的气氛。
- 今夜屋檐何处宿:这句话表达了离别之情,暗示着新婚夫妇即将分别,不知何时才能再团聚。屋檐作为夜晚休息的地方,这里可能象征着临时的避风港。
赏析:
这首《章徽之妻卢氏挽词》以深情厚意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古代婚礼现场图。诗人通过细腻的描述,将新娘的喜悦、新郎的期待以及周围人的祝福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融入了对生死、离别的哲理思考,使得整首诗歌不仅仅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更是对人生百态的深刻领悟。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生活的再现,更是对人性、情感与哲学的深度探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