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曾向西湖住,日夕闲行湖上路。
东风二月梅花开,香得孤山无着处。
六尺瘦藤双翠屦,眼前物物皆诗具。
被人牵挽出山来,荷衣尽为缁尘污。
世态翻腾不如故,青镜无情又衰暮。
富贵浮云何有哉,一杯且乐闲中趣。
长江浩浩东流注,梦寐孤山飞不去。
若见梅花频寄音,黄金炼出相思句。
【注释】
西湖:指杭州西湖。
曾向西湖住:曾经在西湖居住过。
日夕闲行湖上路:每天傍晚,在湖上散步。
东风二月梅花开:二月份的春风中,梅花盛开了。
孤山无着处:没有落脚的地方。
瘦藤双翠屦(jù):瘦弱的藤蔓和一双绿色鞋。
眼前物物皆诗具:眼前的一切都成了诗歌的素材。
被人牵挽出山来:被人拉走,离开了山里。
荷衣尽为缁尘污:被尘土染黑了。
世态翻腾不如故:世间的变化与过去不同。
无情又衰暮:无情地衰老。
富贵浮云何有哉:富贵如浮云,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
一杯且乐闲中趣:喝一杯酒,享受悠闲的乐趣。
长江浩浩东流注:长江浩荡东流。
梦寐孤山飞不去:做梦都在想着孤山。
若见梅花频寄音,黄金炼出相思句:如果看到梅花,就频频寄信;用黄金炼制出相思的句子。
【赏析】
此诗作于元末明初,作者在隐居期间写下。诗人以清新自然、质朴无华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淡泊、远离红尘的隐逸生活图画。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将个人情感融入西湖的自然风光之中。
首联:“昔年曾向西湖住,日夕闲行湖上路。”回忆自己过去曾在西湖居住的日子,每天早晚在湖边的大路上闲逛。表达了对往日时光的怀念之情。
颔联:“东风二月梅花开,香得孤山无着处。”春天二月的时候,东风送来了梅花的香味,使得孤山上无处不飘散着香气。这两句通过描绘春风拂面、梅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内心的感慨。
颈联:“六尺瘦藤双翠屦,眼前物物皆诗具。”诗人穿着一双绿色的鞋子,走在一条瘦藤缠绕的小路上,周围的一草一木都成了他创作的素材。这两句通过描写自己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尾联:“被人牵挽出山来,荷衣尽为缁尘污。”因为有人拉他离开山里,所以他的衣服都被尘土弄脏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被迫离开隐居生活时的无奈与悲伤。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悠长。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元末明初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以及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