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语莺啼触拨侬,院深懒傍绣帘栊。
一年春事半晴雨,万里云帆几夕风。
柳欠温存牵怨恨,萍无拘束自西东。
此情莫向桃花说,说与桃花也落红。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全诗如下:

春闺

燕语莺啼触拨侬,院深懒傍绣帘栊。

一年春事半晴雨,万里云帆几夕风。

柳欠温存牵怨恨,萍无拘束自西东。

此情莫向桃花说,说与桃花也落红。

译文:
春天的夜晚,燕子和黄莺的叫声触动了我的心弦,但我却懒得靠近那华丽的绣帘。
一年中春天的事情一半是晴好的天气,一半是被雨水打湿。
万里之外,我乘坐着云帆在海上航行,经历了几晚的风浪。
柳树没有一点温暖和关怀,牵动了我的怨恨之情,像浮萍一样自由自在地向东漂泊。
这份感情不要向盛开的桃花说,说给桃花也会让它落得一片红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闺生活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春夜的美丽和自己的孤独心情,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

首句“燕语莺啼触拨侬”,诗人通过燕子和黄莺的声音触动了自己的心弦,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美好感受。这里的“侬”是一个古代女性常用的自称,增加了诗歌的情感色彩。

次句“院深懒傍绣帘栊”,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又因为院深而无法接近。这里的“绣帘栊”指的是精美的窗帘和门扇,代表了美好的家居环境。

第三句“一年春事半晴雨”,诗人感叹春天的不稳定性,一半是晴朗的天气,一半是被雨水打湿。这里的“晴雨”象征着生活中的喜悦和悲伤的交织。

第四句“万里云帆几夕风”,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海上的旅行经历,感受到了风浪的起伏。这里的“万里”和“几夕风”都体现了诗人的冒险精神和对未知的探索。

最后两句“柳欠温存牵怨恨,萍无拘束自西东”,诗人用柳树和浮萍作为比喻,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状态。柳树没有一点温暖和关怀,牵动了自己的怨恨;而浮萍没有一点束缚,自由自在地向东漂泊。这里的“西东”意味着方向和目标。

尾句“此情莫向桃花说,说与桃花也落红”,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情感的无奈和悲哀。不要向盛开的桃花表达这份情感,因为一旦说出来就会变得悲伤。这里的“桃花”象征美好和爱情,而“落红”则代表了爱情的结束和生命的消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