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林下隐,犹带旧儒酸。
自说因诗苦,还如学易难。
晓窗花气润,夜枕雨声寒。
又欲名山去,应寻胜迹看。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在与友别后,又去名山胜地游览。首联点明出游的缘由;颔联写自己苦学求知的艰辛;颈联写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尾联则表示要追寻古人游踪,以寻得胜迹。全诗言简意丰,耐人寻味。

“多年林下隐,犹带旧儒酸”。诗人说自己多年来隐居山林,但依然保持着读书人那种刻苦钻研的精神,这从他写的诗中可以看出来。这里的“旧儒”二字,既是说自己的读书经历,也是对友人的一种鼓励。

颔联“自说因诗苦,还如学易难”,是诗人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的描述和反思。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庄子·外物》篇中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说明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但求知的欲望却是无穷无尽的。二是“学易(周易)者不忧”,出自《论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见孔子对于学习的态度是很乐观的。但这里却说“学易(周易)者不忧,学诗(诗经)者不苦”,可见他的苦处还是不少的。所以,这句诗实际上是说:我读《周易》,虽然知道其中的道理无穷无尽,但我并不因此而感到忧愁;但我读《诗经》,却觉得其中的学问深奥、艰涩,因此感到痛苦。

颈联“晓窗花气润,夜枕雨声寒”是对旅途中所见景色的描述。清晨起床,推开窗户,看到窗外的花气芬芳润泽;夜深人静,躺在床上,听着雨滴敲打窗户的声音,感到一阵寒意。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旅途寂寞孤独的感受。

末联“又欲名山去,应寻胜迹看”,则是诗人对自己这次旅行的期望和打算。他想去寻找那些名山大川,去欣赏那里的山水风光。这里的“胜迹”是指那些有名的山川古迹,诗人希望通过这些地方的游览,来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在求学过程中的苦闷与追求,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