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树阴秾曲沼滨,赏心何处乐游频。
东吴景物兰亭晚,西洛烟光梓泽春。
香散落梅忘怨笛,绿铺幽草妒芳茵。
风云流散苦无定,且学阳池倒载身。

【注释】

越中:指越州,今浙江绍兴。五咏:指《越中五咏》,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碧树:青翠的树木。阴秾:浓密的样子。曲沼:弯曲的小水池。赏心:赏心悦目。东吴:指今天的江苏、浙江一带。兰亭:在今浙江绍兴西南,晋代王羲之与谢安等人在兰亭举行修臶会。晚:傍晚。西洛:指南朝宋都城建业(今南京)。烟光:雾气和光亮。梓泽: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芳茵:香草。风云流散苦无定:飘荡不定。阳池:传说中的地方名,位于昆仑山,上有仙居,相传有仙人居住。倒载身:指逍遥自在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于上元元年(760)游越州时所作,共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首联“碧树阴秾曲沼滨,赏心何处乐游频”,写的是越地的自然风光。碧树浓绿荫翳着曲岸;曲岸上的小池水清波粼粼。这两句是写景,写得非常生动形象。

颔联“东吴景物兰亭晚,西洛烟光梓泽春”,写的是越州的自然风景。东吴,指今天江苏、浙江一带;西洛,指今天的洛阳一带。这两句是写景,写的也是自然风景。不过这两句中的景物却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写。前句是从视觉角度写的,后句是从嗅觉角度写的,也就是从嗅觉角度写了眼前所见的景象。

颈联“香散落梅忘怨笛,绿铺幽草妒芳茵”,写的是越州的花草树木,以及它们对人的诱惑作用。这四句是全诗最精彩的部分,也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尾联“风云流散苦无定,且学阳池倒载身”,写的是人世的变幻无常。这四句是全诗的最后一部分,也是全诗的重点所在。

这首诗是杜甫在游越州时所作,是一组七言律诗,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诗的大意是:越州的景色很美丽,碧树浓荫下曲岸清泉旁,赏心乐事时时发生。东吴的山水风景美,兰亭的美景在暮色中更显娇艳,而洛阳的美景却如春光明媚,让人陶醉。梅花的芬芳洒落在枝头,仿佛被怨恨的笛声所吸引;绿色的草丛把小路覆盖,又似乎嫉妒那些盛开的花朵。人生如风云般飘忽不定,不如学得古人洒脱不羁,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