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道万年堤,老牯循循不解迷。
牧子不知何处在,乱山荒草鹧鸪啼。
【注释】
千年古道万年堤:指古老的道路和长久的堤防。
老牯(gǔ)循循不解迷:指耕牛老而不知归途。牯,即老牛。
牧子:放牧的孩子。
何处:哪里。
乱山荒草:荒芜的山野。鹧鸪:一种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绝。首句写古道,次句写老牛,第三句以牧童代称,第四句写景中寓情。整首诗语言朴实、平易,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千年古道万年堤”,千年、万年,都是用虚数词来表示时间的长久,意在突出道路之久。“老牯循循不解迷”一句,是说耕牛老而不惑,说明这条道路之长。“千年古道万年堤”一句,是全诗的基调,为后文的描写做铺垫。从“老牯循循不解迷”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这条路的熟悉程度,以及他对这条路的喜爱之情。他仿佛已经习惯了在这条道路上行走,仿佛他已经与这条道路融为一体了。
“牧子不知何处在”一句,是诗人对于“老牯”这个角色的一种补充。诗人似乎在询问这位耕牛,它究竟在哪里?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诗人自己,他是否也像这头耕牛一样,在这条道路上行走?又或者,他是否也在寻找着属于他的那片土地?
“乱山荒草鹧鸪啼”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诗人似乎在描绘一幅荒凉的画面,但在这画面中,却隐藏着一股坚韧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诗人所追求的。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独特感受力。他能够从大自然中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力量,这种力量使他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
这首诗通过对“老牯”和“牧子”这两个角色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坚韧不屈、热爱生活的形象。同时,它也表达了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