辘轳罥寒田雀饥,江梅落蛀兔脚肥。
枯肠一夜转双毂,眼光吹上虾蟆衣。
岩腹新晴山鬼哭,女娲坟外春风归。
茧村纸帘大如席,拆拆藜杖金雀飞。
【注释】
鞭春行:写诗人春天踏青时的心情。
辘轳(lù lú):汲水的木制器具,此处指井上打水用的辘轳。
罥(juàn):挂,缠住。
江梅:江边的梅花。
蛀(zhù):蛀虫侵蚀。
枯肠:比喻人穷得只剩下空肚子。
双毂(gū):车轮的辐条。
眼光:眼睛,此处指眼力。
吹:吹拂。
虾蟆衣:青蛙皮做的衣裳。
岩腹新晴山鬼哭:岩石下新晴时,山鬼哭泣。岩腹,岩石的底部。
女娲坟外春风归:女娲坟外春风又回到了。传说女娲炼五色石补天之后,剩下一块五彩石,后来飞到昆仑山之北,化作名山。
茧村:蚕茧结成的地方的村庄。
纸帘:用纸做成的帘子。
拆拆:折叠、展开的意思。
藜杖:藜草做成的手杖。藜,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如茅,根如芦,茎皮可做绳索,茎秆可以食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游春活动的诗,表现了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首联“辘轳罥寒田雀饥,江梅落蛀兔脚肥”,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图。辘轳在井边转动着,寒冷的田野上有饥饿的小鸟盘旋;江边的梅花落下被蛀虫咬过的兔子脚上长出了肥厚的肉。这两句以景物为线索,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颔联“枯肠一夜转双毂,眼光吹上虾蟆衣”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诗人形容自己一夜之间就消耗掉了所有的精力,就像两个车轮一样快速转动;他的眼神也被风吹到了远处,仿佛能看到远处的青蛙穿着虾蟆的外衣。这两句诗以自己的感受为线索,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颈联“岩腹新晴山鬼哭,女娲坟外春风归”则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岩石的底部在晴朗的日子里传来了山鬼哭泣的声音;在女娲的坟墓外,春风又回来了。这两句诗以景物为线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尾联“茧村纸帘大如席,拆拆藜杖金雀飞”则描绘了春天的宁静。蚕茧结成的村庄里,人们正在忙着制作纸帘;而那些折叠、展开后变成金雀形状的手杖,也在风中飘动着。这两句诗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描绘了春天的繁忙与热闹。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和人们的活动,表现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