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山必使高,凿井必使深。
百正戒浅近,盛德羞浮沉。
焉有尺寸枝,能栖垂天禽。
焉有升斗泉,能容横江鲟。
借兹论物理,足以开君心。
嗌在容不足,弱在力不任。
大道如路然,固无古与今。
【注释】
示张直温:写给张直温的一封信。
筑山必使高,凿井必使深:比喻做事必须达到高标准。
百正戒浅近,盛德羞浮沉:一百种正直的行为都是从谨慎和小心开始,一种深厚的德行是不愿随波逐流,追求虚名。
焉有尺寸枝,能栖垂天禽:哪有一根细小的树枝可以支撑一只翱翔于天空的鸟呢?
焉有升斗泉,能容横江鲟:哪有一斗一升的小泉可以容纳一条横渡长江的鱼呢?
借兹论物理,足以开君心:借助这些道理来说明自然之理,足够启发您的心智。
嗌在容不足,弱在力不任:喉咙狭窄不能容纳更多的东西,是因为力量不够;身体虚弱不能胜任重任,是因为能力不足。
大道如路然,固无古与今:大道就像一条路一样,没有古今之分。
【赏析】
这首诗以议论为主,用形象的语言,对张直温进行规劝、激励。全诗四章,每章四韵,语言简练,含义深刻。作者通过比喻,把修身养性的道理说得十分明白,同时寄寓了对张直温的厚望。
首章“筑山必使高”到“盛德羞浮沉”,用筑山和打井作比喻,告诫张直温要树立远大的志向,不要贪图眼前的名利,要有远见卓识。接着,作者又用“焉有……能……”的问句形式,进一步强调了这个道理。最后一句“借兹论物理,足以开君心”,既是对张直温的鼓励,也是对自己的期望。
第二、三章“咽喉在容不足”,“力弱在任不任”,用喉和气、体和力作比较,告诉张直温要注重修养自己的品德和才能。“弱在力不任”,是说人的能力有限,不能胜任所有的工作。“道如大路然,固无古与今”,这两句用大道作比喻,意思是说大道是平坦宽广的道路,不存在古今之别。
第四章“焉有尺寸枝”,到“堪容江鲟”,运用比喻手法,进一步阐释了作者的论点。“尺寸枝”指细小的枝条,用来比喻人的才能和德行;“垂天禽”指飞翔在高空的大鸟,用来比喻人的志向和抱负;“升斗泉”指小的井水,用来比喻人的知识和见识;“横江鲟”指横渡长江的大鱼,用来比喻人的胸怀和气量。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哪有一根细小的树枝能托起一只翱翔于天空的大鸟呢?哪有一斗一升的井水能容纳一条横渡长江的大鱼呢?
第五章“借兹论物理,足以开君心”,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对张直温的期望。希望他能从这些道理中得到启发,开阔自己的心胸。
此诗用喻意深,含蓄委婉,言简意赅,寓意丰富,给人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