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遂终养志,难酬罔极恩。
哀哀父母句,肠断不堪闻。

【解析】

(1)“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契”,意思是:贤者的孝心有二百四十种。这两句诗中,前一句是说诗人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父母不能尽孝的遗憾。

(2)“莫遂终养志,难酬罔极恩”,意思是:我未能实现终养父母的愿望,难以报答父母的深恩大德。这句诗中,前半句表现诗人无法报答父母,深感愧疚,后半句则是诗人的无奈和哀伤。

(3)“哀哀父母句,肠断不堪闻”,意思是:我深深思念父母啊,听到他们的呼唤,我内心悲痛不已,以至于难以忍受。这句诗中,前半句是说诗人听到父母的呼唤,内心无比痛苦,后半句则是诗人的无奈和悲凉。

【答案】

译文:

贤者的孝心有二百四十种。我未能实现终养父母的期望,难以报答父母的深恩大德。我深深思念父母啊,听到他们的呼唤,我内心悲痛不已,以至于难以忍受。

赏析:

这是一首写孝道的诗。全篇以“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开篇,点明题旨。“贤者”即贤德之人,“孝”就是孝敬父母。“二百四十首”是指古代孝子行孝的故事很多,这里举了二十四个故事来说明“百行孝为先”的道理;“契”指《孝经》。“终养”指终老奉养,即赡养父母至死。“终养志”“终养”,都是指赡养父母到老的意思。“终养”在这里是双关语,既指终养父母,也指终养自己的生命。“难酬罔极恩”指报不完的父恩母爱。《诗经》中有“欲报之德”的说法,但“罔极恩”却难以报答。“难酬”就是难以报答的意思,“罔极”指没有穷尽的恩情。

第二联“莫遂终养志,难酬罔极恩。”直接点明题意。“遂”即实现、满足之意。诗人因自己不能实现终养父母的愿望,所以感到遗憾和悲伤。“终养志”即终养父母的愿望。“难酬罔极恩”指报答不了父母的恩情。“罔极”是“无穷”的意思。“恩德”指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难酬”就是难以报答之意。“罔极思”指无法报答父母的无尽恩情。

第三联“哀哀父母谓,肠断不堪闻。”进一步抒发诗人的悲哀和无奈。“哀哀父母”指父母在世时,诗人一直很思念他们。“谓”是说的意思。“肠断”形容悲痛到了极点,以至肠子都断裂了。这句诗是诗人听到父母的呼唤,内心悲痛至极,以至于无法忍受。

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他对父母深厚的孝心和无尽的怀念,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无奈。这首诗的语言朴实而深沉,意境深远而感人至深,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