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镬皆知避,何心愿代烹。
恐伤父母意,不独弟兄情。
注释: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契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属于贤者之孝的主题。这里的“贤者”是指有道德、有才华的人,而“孝”则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之一,指的是尊敬和照顾父母。
“二百四十首契”可能是指这首诗的作者创作了240首关于孝顺的诗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故事或寓言,用来教导人们如何以孝顺的方式来处理与父母的关系。
“鼎镬皆知避”意味着无论面对什么危险或困难,都会避免伤害自己的父母。这体现了孝顺的本质,即不让自己的父母受到损害。
“何心愿代烹”表达了一种情感上的冲突,即作为孝顺的儿子,不希望代替父母去承受痛苦或苦难。这可能是因为他理解到,有些事情是超越个人的能力或意愿的,应该由父母自己来面对和解决。
“恐伤父母意,不独弟兄情”则强调了孝顺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关怀,还包括了对兄弟的关心。孝顺是一个综合性的品质,它不仅涉及到对父母的关爱和照顾,也包括了对兄弟姐妹的理解和尊重。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孝顺的描绘,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孝顺是一种全面的美德,它包括了对父母的关爱和照顾,也包括了对兄弟姐妹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避免因为个人的冲动或自私而做出伤害父母的事情,因为这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失望甚至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