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乃为母设,蔬惟与客同。
贤哉茅季伟,误矣郭林宗。
诗句: 鸡乃为母设,蔬惟与客同。 贤哉茅季伟,误矣郭林宗。
译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同所写,名为《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茅容》,通过描绘一个具体的场景来表达孝道的主题。诗中通过鸡的设置和蔬菜的准备展现了一种对母亲的尊重和关怀,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贤者的期待。
注释:
“鸡乃为母设”:这句话描述了在古代,人们常常在祭祀或特殊场合中用鸡作为祭品,象征着对母亲的尊敬和思念。“为母设”则强调了这种行为是出于对母亲的敬意和怀念。
“蔬惟与客同”:这句话表达了在古代,主人通常会准备食物招待客人,包括蔬菜等食材。这里强调的是对待客人的礼节,同时也暗示了对母亲的一种照顾。
“贤哉茅季伟”:这句赞美了历史上的贤人茅季伟,他的行为体现了对母亲的尊重和爱护。这里的“贤哉”是对茅季伟的一种称赞,表示他的品德值得敬佩。
“误矣郭林宗”:这句话批评了郭林宗,他是另一位历史上的贤者,但由于某些原因未能完全实践孝道。这里的“误矣”意味着郭林宗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未能完全做到孝道。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鸡的设置、蔬菜的准备以及对待母亲的礼节等细节的描述,展现了古代孝道文化中对于母亲和客人的尊重与照顾。同时,通过赞扬和批评两位历史上的贤人,也传达了对优秀品质的追求和对不完美行为的反思。诗中的这些描述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也展示了诗人对传统美德的深刻理解和认同。